王奇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王奇生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
个人履历:
王奇生,1963年11月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孙中山研究会理事、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1980年入读武汉大学历史学系,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担任助理馆员;1993年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兼副所长。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期间,自1994年开始跟随章开沅教授攻读在职博士;1997年博士毕业后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出站留所工作;2008年调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留学史、中国现代政党史、中华民国史、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军事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百篇;出版《党员、党权与党争》《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等十几部学术著作,其中:《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通史第七卷)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已结项);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近代通史”分卷承担者(已结项);
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抗日战争史”分卷承担者(已结项);
主持东方历史学会基金项目:北伐时期的群众动员与群众政治;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抗战时期的国共军队研究。
论文代表:
主题论坛: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军)粮食问题,《军事历史研究》2019年第4期;
多种政治力量间的博弈:以1935-1945年的阎锡山为个案,《江淮文史》2018年第5期;
中华革命党时期党人歧见与孙中山党国方略的转折,《澳门理工学报》2017年第4期;
从“泛阶级化”到“去阶级化”——阶级话语在中国的兴衰,《苏区研究》2017年第4期;
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高见》2016年第92期;
中国革命的连续性与中国当代史的“革命史”意义,《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开放时代》2015年第2期;
蒋介石的阅读史,《领导文萃》2013年第7期;
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3年5期;
北伐时期的地缘,法律与革命——"反革命罪"在中国的缘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1期;
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同舟共进》2009年第5期;
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1924—1927),《历史研究》2008年03期;
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共早期是如何动员农民参加革命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9期;
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清党以后国民党的组织蜕变,《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党员、党组织与乡村社会:广东的中共地下党(1927-1932),《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5期;
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03期;
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现代中国》2000年9月第74号;
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沦陷区伪政权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2期;
中国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近代史研究》1996年2期;
近代留学生与华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著作代表:
《党员、党权与党争》,作者王奇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04月出版;
《新史学: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第七卷)》,王奇生主编,中华书局2013年06月出版;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作者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05月出版;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作者王奇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01月出版;
《留学与救国》,作者王奇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的图书;
《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作者王奇生,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09月出版;
讲座课题:
《毛泽东、蒋介石与国共成败》
《中共早期是如何迅速崛起的》
《从组织文化看民国政治》
《中国革命的回顾与前瞻》
《小革命与大革命:1920年代国共两党的合作与竞争》
《历史研究中的‘后见之明’与‘后见之盲’》
《眼光向下的史学新潮下精英人物研究过时了吗》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