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维和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谢维和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个人履历:
谢维和,男,195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南京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88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在江西大学法律系工作;1989年调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1992年调至北京师范大学,曾经担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务;2002年调至首都师范大学,任党委书记;2004年调至清华大学,曾任教育研究院院长、副校长。现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未来教育与评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和青少年研究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等。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以及世界银行等各种研究项目1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本,翻译学术著作若干本,以及研究报告若干篇。多次参与教育部组织的重要政策法规的研讨和制定、参与专业、学科的调整与规划工作。曾获中国《社会学研究》1985-1986年学术论文一等奖;曾两次获得国家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曾经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2023年,获聘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为全国教育学科第一人。
论文代表:
人才培养的清华风格,《中国大学教学》2020(07);
小学是一门科学,《人民教育》2020(12);
教育评价的双重约束——兼以高考改革为案例,《教育研究》2019,40(09);
教育规律的民族形态——读《教育规律读本》有感,《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4);
注重高质量科研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成才之路》2019(20);
加强理论供给 深化学科改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05);
实施“走班制”必须有这个前提,《内蒙古教育》2018(17);
文化传承,勿忘“拾遗”,《山东人大工作》2018(08);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新地标,《中国高教研究》2018(04);
论大学课程的科学性,《中国大学教学》2018(02);
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髓, 《新华日报》2018-0;
“双一流”政策的关键词分析,《教育文化论坛》2017,9(05);
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中小学德育》2017(08);
“双一流”政策的关键词分析,《教育经济评论》2017,2(04);
“走班制”的德育基础——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六,《人民教育》2017(12);
学以为己的德育传统——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五,《人民教育》2017(11);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四,《人民教育》2017(10);
非志无以成学——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三,《人民教育》2017(09);
学习成绩背后的“秘密”——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二,《人民教育》2017(08);
知识的学习与品行的修养是统一,《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7);
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一,《人民教育》2017(07);
自觉自律,是优秀学生的共同素养,《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0);
做教育真难——我的治学历程与学术感悟,《中国教育科学》2016(03);
“双一流”建设与教育学的责任,《探索与争鸣》2016(07):23-25.
谈核心素养的“资格”,《中国教育学刊》2016(05)。
专著代表:
《小学教育原理》,作者谢维和、李敏,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镜子的寓意——网络社会与教育变革》,作者:谢维和,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文脉》,作者谢维和,商务印书馆2019年出版;
《效率与公平》,作者谢维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出版;
《我的教育觉悟》,作者谢维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出版;
《教育的道理:谢维和教育文集(第1卷)》,作者谢维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出版;
《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 1990-2005 关于教育公平的一种新的理论假设及其初步证明》,谢维和、李乐夫、孙凤、文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出版;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修订版)》,作者谢维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出版;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结构分析 1998-2004年的实证研究》,谢维和、文雯、李乐夫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出版;
《教育社会学》,作者谢维和,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出版;
《从分配到择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作者谢维和、王洪才,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出版;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作者谢维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出版;
《走向明天的基础教育》,谢维和、裴娣娜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出版;
《当代青年社会学》,作者谢维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出版。
主讲课题:
《教育数字化的知识形态与挑战》
《大学之道拾遗》
《小学教育的专业性》
《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过程评价的思路与针对性》
《德育的实效性与路径》
《后疫情时代的科技创新》
《学前教育的‘学前性’》
《治学为‘管’之道》
《教育评价的公共性》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及其实施》
《地方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支点》
《自胜强者:体育的价值》
《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立德树人的思路与方法》
《自立者成:劳动教育的价值——兼论学校教育的风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大学治理的主要特点——大学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之一》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