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竹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督学专家,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博士,师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丁元竹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者,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专家,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原副主任,北京大学博士,师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兼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教授、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志愿服务论坛》主编。丁元竹长期从事社会发展政策、公共政策,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委托课题、国际组织课题数十项。 在《人民日报》、《瞭望周刊》、《宏观经济管理》、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杂志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出版有专著《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安全网再造》、《志愿服务在中国》、《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社区发展》(合著)、《走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建设健康和谐社会》(主编)、《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主编)、《问责性、绩效与治理》(主编)、《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合著)、《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合著),《费孝通社会思想和认识方法研究》、《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和基本对策》、《社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走向社会共同体—丁元竹谈社会建设》等二十多部。曾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演讲。
研究领域:
丁元竹长期从事社会发展政策、公共政策,发展战略研究。
主要履历:
1962年7月生,山东日照人。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并获博士学位。
1993年-1995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9年-2001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1年-1996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城乡发展研究室主任;
1996年-2008年5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社会调查研究室负责人(1998-2001)等;
2008年6月-2023年5月,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研究员。
2023年5月-至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专家。
主要奖励: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奖;
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突出贡献个人奖;
2004年北京市十大杰出志愿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2023年5月,入选第十二届民盟中央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优秀履职委员名单。
论文代表:
《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及其绩效》,《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减灾救灾社会责任及其机制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标准建设问题》,《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3期
《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管理科学》,2008年第2期
《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对策》,《经济决策参考》,2008年第3期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城乡统筹问题》,《经济决策参考》,2008年第2期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供给方式》,《经济决策参考》,2008年第2期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2期
《把社区建设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经济决策参考》,2007年第四期
《“软实力”产生于文化吸引力》,《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
《私有制和市场的局限性与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不平等》,《经济要参》,2007年第七期
《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完善社会发展资源管理体制》,《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
《2005年社会发展回顾与2006年社会发展重点》,《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
《把社保和就业放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位置》,《光明日报》,2006年7月27日
《找准当前构建和谐的切入点》,《学习与研究》,2006年第10期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国社会保障》,2006年第12期
《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约束因素及其对策》(下),《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约束因素及其对策》(上),《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扩大内需的结构和体制约束因素: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第2期
《社会发展规划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9期,《新华文摘》2005年18期全文转载。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及措施》,《学习月刊》,2005年第4期
《从国际经验看当前在学生就业难问题》,《红旗文稿》,2003年第7期
《非典事件在战略上给了我们哪些教训?》,《经济决策参考》,2003年第12期
《美国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公益部门:蕴藏巨大就业潜力的部门——关于扩大我国就业途径的一些思考与建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6期
《美国的社会安全网──赴美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考察概览》,《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第3期
《欧盟的社会政策、社会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51期
《机遇与挑战:WTO下中国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冬季号
《日本社会安全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93期。
《构筑新时期社会保护体系》,《新华文摘》,2000年第6期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结合:问题与对策》,《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著作代表:
《社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好社会的世纪求索》,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社会发展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
《建设健康和谐社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问责性、绩效和治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安全网再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中国社会与现代化》(丁元竹参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费孝通学术历程与著作提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