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乾
著名传播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李本乾
著名传播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我国培养的第一批传播学博士,新华社电认为,其博士论文《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对于建立中国特色传播理论具有开拓价值”,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兼任:国际传播学会(ICA)奥布里-费舍尔导师奖委员会委员(Aubrey Fisher Mentorship Award Committee)、教育部“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闻与传播学科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五届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李本乾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传播、计算传播、新媒体传播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等项目近40项,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科)”等成果奖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各类教材、专著10余本。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李本乾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传播、计算传播、新媒体传播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研究。
主要成就:
2013年12月至2023年9月,李本乾教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期间,传承张国良教授“传播中国,设计未来”理念,进一步倡导文理交叉、产学研、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该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他先后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体系布局;与此同时,学科声誉大幅提升,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以硕士点身份跻身全国新闻传播学科A-学科(全国第五名);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再创佳绩;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新闻传播为A+;软科中国最好专业排名中,传播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A+。对于建院只有20年的年轻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声誉方面取得上述成就,受到兄弟院校和同行的高度肯定和普遍赞誉。他推动有组织开展科研工作,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8项;创办全英文杂志Emerging Media。与国际传播学会(ICA)连续10年联合举办“新媒体国际论坛”,提高我国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创办留学生全英文项目,举办“我眼中的中国”在华留学生短视频大赛,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化人才。他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40余项,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等20余项科研奖励,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传媒经济与中国经济》、《境外资本与中国传媒》、《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7》、《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3》、《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变革》、《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创新》、《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财经新闻》等著作、译著和教材近10部。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荣誉奖励:
(1)荣誉称号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育才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留学生导师奖”、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优秀教师‘凌鸿勋’”。
(2)教学、科研获奖
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科)”、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奖”、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第十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成果奖”、上海市第六届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上海市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第六次社会科学成果奖、甘肃省第七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等20多项奖励。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博士学位论文)、主讲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精品课《传播学导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次)、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项目:
(1)国家级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12&ZD027)、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的战略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11AZD04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境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的现状、影响与监管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BXW009)、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媒介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省部级项目: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传媒资本市场开放与我国传播主权风险防范研究”(NCET-05-04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网络传播的PEST外部协同治理模式研究”(编号:09YJA860012)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编号:11JBG045);以及国家广电总局部级项目“三网融合条件下我国云视听的技术平台与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11GD03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30333319)。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系列项目“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研究系列项目”,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系列项目子课题“加强和提升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问题研究”、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文化体制与传媒集团经营管理一体化改革研究”(2004BXW00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出版集团跨区域经营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04BXW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项目“互联网信息传播及其治理研究(A卷)”(2009XAI00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项目“上海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06XAE003)。
(3)决策咨询项目:
主持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三网融合背景下推进上海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2011-A-10-B)、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协同推进研究”(2008-12-A)、上海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上海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2009-19)、上海市人大研究课题“推进上海文化大繁荣与民主法治建设关系研究”(RD10LX067)、上海市人大研究课题“形成人大新闻宣传大格局的思路及措施”(RA1004046)、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上海教育舆情的形成机理与引导策略”(2006A001)。
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智库2016年度项目:“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国际数字创意产业数据库”和“我国未来数字传播产业体系研究”子项目建设;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校智库2017年度项目:“国家网络空间战略研究”——“国家网络战略研究”和“国家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主持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网信办2016年委托项目:网络舆情发现、互联网信息传播和管理的协同模式的研究,主持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市网信办2017年委托项目“互联网环境网络传播规律研究”。
著作代表:
《传媒经济与中国经济》
《境外资本与中国传媒》
《中国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研究》
《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7》
《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5》
《中国传媒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2013》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创新》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