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王金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先后担任国家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等6个专项总体组专家、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主席等20多个学术机构职务。王金南一直从事气候、环境的控制及治理的研究、规划工作,率先设计了国家环境保护税、排污交易、生态环境补偿、绿色GDP核算等政策方案,并在全国实施应用。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连续13年的国家绿色GDP核算报告,创新提出了绿色GDP核算的2.0版本(GEP)和3.0版本(GEEP)。先后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出版了《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经济学》等11部专著,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至“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30多项国家规划,系统构建了国家污染减排工程方案决策规划、污染减排工程实施管理以及减排工程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估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为中国的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第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共中央直接联系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地球(瑞典)奖、国家环境科技领军人物以及22项国家和部级科技奖。
研究领域:
王金南一直从事气候、环境的控制及治理的研究、规划工作,率先设计了国家环境保护税、排污交易、生态环境补偿、绿色GDP核算等政策方案,并在全国实施应用。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连续13年的国家绿色GDP核算报告,创新提出了绿色GDP核算的2.0版本(GEP)和3.0版本(GEEP)。
主要履历:
1981年-1986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学习;
1986年-1988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1988年-1999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研究所实习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副所长;
1999年-2002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所所长;
2002年-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部门主任、总工程师(其间:2004--2006年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7年-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2008年-2017年,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
2017年-2019年,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2022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其间:2021年当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2022年当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2022年,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2023年,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2023-至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农工党第十六届中央常委,第十七届中央副主席,第十四届北京市委会主委;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五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荣誉表彰:
1997年,荣获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1998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2001年,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2年,荣获全国环境法制先进个人奖;
2006年,荣获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
2008年,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30周年纪念奖;
2009年,荣获环境保护部先进个人;
2010年,荣获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球奖;
2011年,荣获全国环境科技先进工作者;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09月,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2023年5月,当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首届会士。
论文代表: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minated land in China: Exploring machine-learning to identify risk marker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10.1016/j.jhazmat.2023.133057;
Efficient catalytic ozonation over Co-ZFO@Mn-CN for oxalic acid degradation: Synergistic effect of oxygen vacancies and HOO-Mn-NX bond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10.1016/j.apcatb.2022.122085;
Mitigating China's Ozone Pollution with More Balanced Health Benefit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0.1021/acs.est.2c00114;
How to apply O3 and PM2.5 collaborative control to practical management in China: A study based on meta-analysis and machine learni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0.1016/j.scitotenv.2021.145392;
Diurnal regulation of VOCs may not b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ozone pollution in China,《Atmospheric environment》10.1016/j.atmosenv.2021.118442;
Impacts of meteorology and emission variations on the heavy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North China around the 2020 Spring Festival,《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10.1007/s11430-020-9683-8;
Gross economic-ecological product as an integrated measure for ecological service and economic products,《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10.1016/j.resconrec.2021.105566;
Mapping global valu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s by countries,《Ecosystem Services》10.1016/j.ecoser.2021.101361;
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for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0.1016/j.jenvman.2019.109485;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na's Gross Economic-Ecological Product account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0.1016/j.jenvman.2019.109852;
How to allocate discharge permits more fairly in China?-A new perspective from watershed and regional allocation comparison on socio-natural equalit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0.1016/j.scitotenv.2019.05.104;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yellow-label vehicles scrappage subsidy policy: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Chi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0.1016/j.jclepro.2019.05.312;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yellow-label vehicles scrappage subsidy policy: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China,《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0.1016/j.jclepro.2019.05.312;
Simulating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China's green transition based on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0.1016/j.jclepro.2018.10.062;
Unequal Exchange of Air Pollu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Embodied in China's Export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0.1021/acs.est.7b05651;
CH4 mitigation potentials from China landfill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Science Advances》10.1126/sciadv.aar8400;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in the mortality burden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2004–2012,《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10.1016/j.envint.2016.10.003;
Pollution control costs of a transboundary river basin: Empirical tests of the fairness and stability of cost allocation mechanisms using game theor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0.1016/j.jenvman.2016.04.015。
著作代表: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战略研究(第2卷)》,作者:郝吉明、王金南、蒋洪强,科学出版社2019年03月出版;
《PM2.5输送特征与环境容量模拟》,作者:薛文博、韩宝平、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7年01月出版;
《科技进步促进污染减排系统分析及其绩效评估》,作者:曾维华、王金南、蒋洪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01月出版;
《环境功能区划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作者: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6年07月出版;
《中国环境税收政策设计与效应研究》,作者: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年09月出版;
《中国环境统计制度改革与框架设计》,王金南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年07月出版;
《流域生态补偿与污染赔偿机制研究》,作者: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国家“十二五”环境规划技术指南》,王金南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年06月出版;
《电力行业排污交易设计》,作者: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06月出版;
《环境投融资战略》,王金南等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03月出版;
《排污收费理论学》,作者: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06月出版。
讲座课题:
《关于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和对策的思考》
《高铁出行的环境健康影响大数据分析》
《绿色设计、生态治理与环境政策》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