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之钧
著名石油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海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金之钧
著名石油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有:国家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页岩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页岩油研发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页岩气行业标准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兼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海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理论与油气战略选区评价的研究与勘探实践,较早关注美国页岩革命,聚焦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甜点预测研究。金之钧在复合成烃、碳酸盐岩溶蚀、“突发式”成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勘探实践,建立了“源—盖控烃、斜坡—枢纽富集”油气选区评价方法。创建了地质广义帕莱托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海相油气项目快速评价方法与软件平台。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在AAPG、GPC、3P、MPG、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4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研究领域:
金之钧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理论与油气战略选区评价的研究与勘探实践。在有机无机复合成烃、“突发式”成藏、油气资源定量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形成与勘探实践,建立了“源-盖控烃、斜坡-枢纽富集”油气选区评价方法。创建了地质广义帕莱托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和海外油气项目快速评价方法与软件平台。
人物履历:
1957年9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胶南。
1982年1月,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地矿系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1986年9月-1986年12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系石油地质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7年1月-1987年12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出国培训部俄语读进修生。
1987年12月-1992年6月,在俄罗斯莫斯科石油与天然气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石油地质学研读副博士,期间担任全苏中国留学生学生会主席。
1992年,取得副博士学位后,进入西西伯利亚石油地质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
1993年-2002年,回国后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作,历任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助理、副校长。
1995年,晋升为教授。
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学科(青年)带头人。
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2年,担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兼海外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9月,获得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地质矿物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8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金之钧担任创始院长。
2022年6月,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3年6月,出任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院长。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荣誉:
1999年,杰出留学归国人员称号;
2001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3年,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4年,劳动模范称号;
2008年,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2012年,第二十一届孙越崎能源大奖;
2013年,中国科学院学院士。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