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英丽
金融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潘英丽工作室首席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潘英丽
潘英丽,女,金融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潘英丽工作室首席专家,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亚士创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研究领域:
潘英丽教授长期从事国际金融、货币与银行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人物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4年12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由上海财经大学授予),并留校任教。
1987-1992年,师从陈彪如教授,在职攻读(国际金融专业方向)博士课程,获得博士学位。
1991和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
1996年,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国际金融方向)博士生导师。
1998年-2003年,出任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
1993年-1994年,由美国国会资助作为富布赖特(Fulbright)访问学者,在纽约大学(NYU)从事项目研究。并先后在美国(纽约大学、加州帕克利大学)、英国(Wilton Park)、日本(立正大学)、加拿大(McGill大学、中央银行、财政部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德国(欧洲中央银行)等国家和地区从事短期访问和交流。
2005年11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
2009年-2012年9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潘英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室首席专家。
主要荣誉:
1992年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5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1996年因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6与1998年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6年度和1997-98年度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学术成就:
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体系调整与对策研究》(2009-2012);教育部应急课题《金融危机的成果与对策:一个市场全球一体化与监管主要分离性矛盾的视角》(2009-2010);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2001-2004)、《证券市场的规范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1993-1997);国家财政部委托课题:《国际金融框架改革》(2001-2002);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实现债务与增长良性循环--拉美国家与亚洲国家利用外资比较研究》(1992-1996);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研究》(2004)、《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与举措》(2002-2003)、《现代汇率理论研究》(1994-1996);上海市政府十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上海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建设的战略步骤与战略措施》(2002-2003);上海市政府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瓶颈问题、阶段性目标与推进思路研究》(2004-2005),等重要课题20余项。
出版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历史经验与未来中国》三卷本》在内的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著作代表:
《国际金融中心:历史经验与未来中国》
《中国经济与金融转型研究》
《全球视角的金融变革》
《国际货币经济学》
主讲课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国际金融与汇率专题理论研究》
《中国经济金融转型研究》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