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芝鸿:《第三次历史决议纵横谈》
2025-03-16 12:16:18
《第三次历史决议纵横谈》
主讲人:
施芝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十九大文件起草组专家)
课程介绍: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上,由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分别主持起草的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是诞生于重要历史关头的党的纲领性文献,都展现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卓越政治智慧,都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曾参与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的权威专家施芝鸿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而撰写了《历史决议纵横谈》一书。该著作是施芝鸿在第三个历史决议宣讲稿的基础上,运用大历史观的宏阔视野,将前两个历史决议同第三个历史决议贯通起来,将其放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经纬中去展开相互交叉、对照比较的“纵论”与“横议”,看我们党是如何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如何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去解决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中的种种问题,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和更加成熟的。本书视角独特,史料翔实,观点别具新意,文字清新通透,既详细分析了三个历史决议本身的叙事框架和文本内容,又全景式、全方位呈现了党的领袖在重大历史关头的顶层战略谋划,对我们深入学习把握三个历史决议精神乃至党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史,有积极的参考价值。《第三次历史决议纵横谈》是《历史决议纵横谈》的配套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领域、贯彻党的历史决议精神、大政方针及战略部署。
适合对象:
本课程适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及党建、党宣、党群工作者和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国企等管理者。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3-6小时(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党的百年奋斗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1、深刻认识和把握党中央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议题的考虑和对起草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明确要求。
2、深刻认识和把握《决议》用分时期、“大写意”方式概述的对党的百年奋斗史上前三个时期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结论。
3、深刻认识和把握《决议》用分领域、“工笔画”方式重点呈现的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上第四个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4、深刻领会和把握以更宏阔视野总结并贯通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决议》第五、第六部分的论述和结论。
5、深刻认识和把握《决议》第七部分关于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的赶考之路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论述。
第二讲: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1、关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2、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3、关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第三讲:精准把握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框架结构和精髓要义
1、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上半部分块状结构的“四大块”所蕴含的精髓要义。
2、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下半部分条状结构的“三大条”所蕴含的精髓要义。
第四讲: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系统总结和论述。
2、《决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新的伟大实践中展示的全方位指导作用作出的科学总结和评价。
第五讲:对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和变革性实践的“以果追因”学习法
1、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的“以果追因”。
2、在全面从严治党上的“以果追因”。
3、在经济建设上的“以果追因”。
4、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的“以果追因”。
5、在政治建设上的“以果追因”。
6、在全面依法治国上的“以果追因”。
7、在文化建设上的“以果追因”。
8、在社会建设上的“以果追因”。
9、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以果追因”。
10、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的“以果追因”。
11、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的“以果追因”。
12、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的“以果追因”。
13、在外交工作上的“以果追因”。
第六讲:同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顶层设计相关的八个重大问题
1、宣讲
2、解疑释惑
第七讲: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髓要义的数字化表达——在河南林州红旗渠纪念馆的宣讲和解疑释惑
1、宣讲
2、解疑释惑
第八讲:“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髓要义的数字化表达”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1、到地方特别是基层宣讲时,采用数字化表达方式来简要概括、生动解读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中央全会精神,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看得懂、记得住,易对照、好践行。
2、我在以往的宣讲和解读中曾多次采用数字化表达方式来概括和阐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中央全会精神,每一次都收到了比较好的实际效果。
3、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精髓要义的数字化表达,是在上述成功实践基础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实践。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 再启新的奋斗征程——接受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访谈
汲取智慧、再启征程、引领未来;
维护核心、集中统一、团结胜利;
自我革命、永葆活力、逐梦奋进。
第九讲: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接受《新京报》记者的访谈
1、三个历史决议的异同
2、“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4、十条历史经验的内在逻辑。
5、党的自我革命。
6、走向共同富裕。
7、传承红旗渠精神。
8、寄语新时代青年。
第十讲:且看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五十二个“之最”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同党的七大、十二大和二十大交相辉映
1、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上经由党的三次中央全会先后制定并审议通过的三个历史决议各自出于何种战略考虑?
2、为什么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恰好分别是在党的七大、十二大和二十大召开之前制定并通过。
3、关于党的七大、十二大和即将在2022年下半年召开的二十大是如何和势将如何有力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第十一讲: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同党在三个历史阶段依次实现的“两个确立”
1、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与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个确立”。
2、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两个确立”。
3、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与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两个确立”。
第十二讲:习近平总书记十论“新的赶考之路”
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十次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全党必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2、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精准把握“新的赶考之路”这一重大概念所展示的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到实践的鲜明时代特点。
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意气风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第十三讲:党的三个历史决议都展现出主持起草者的政治智慧
1、从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的成功起草看毛泽东同志首创的关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所展现的政治智慧。
2、从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成功起草看邓小平同志关于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政治智慧。
3、从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成功起草看习近平同志关于引导全党通过以坚持历史自信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智慧。
(1)认真学习历史决议 坚定全党历史自信 更加自觉地掌握历史主动。
(2)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历史自信”的由来。
(3)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怎样处处体现我们党坚定的历史自信的?
(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锤炼出的坚定的历史自信是广义的并且是涵盖多方面深刻内容的?
导师介绍:
施芝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十九大文件起草组专家、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曾任上海市委政研室处长,上海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浦东新区党校常务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曾庆红同志秘书,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长、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至今任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曾先后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农业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政策研究室工作。2000年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副主任,2007年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曾担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长期在地方和中央从事党的政策研究和文件起草工作,2000年由上海调到北京工作后,曾先后参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文件起草工作,以及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六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起草工作。还结合政策研究和文件起草勤奋笔耕,先后出版了《当代中国的主义和问题》《改革潮头雪浪花》《改革潮头鼓呼集》等专著。多篇研究论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和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七大之后,施芝鸿成为习近平同志的助手,随同习近平出访、会见、调研考察。十八大报告发布后,到各地做了超过40场十八大专题讲座。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喻为中国改革已经摸到的“三块石头”,引发各界讨论。十九大后作为中央宣讲团成员到多地巡讲十九大精神。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