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2024-12-02 12:22:00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主讲老师:
刘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课程,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企业管理智慧。主讲人刘刚教授旁征博引,将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受众,并以诙谐幽默的授课风格带领大家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领略国学之美。课程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刘刚教授将《论语》、《中庸》、《道德经》、《孙子兵法》等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的经典著作,有效融入课程。刘刚教授对传统文化内容烂熟于心,相关案例的引用信手拈来,将其中所蕴含的管理哲学娓娓道来。
课程收益: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课程的设置从“修己”、“安人”、“谋攻”和“定邦”四个角度入手,指导企业管理者培养良好的自我修养,处理好与员工、顾客、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修己”指的是管理者应当积极提升自我修养,秉承“反求诸己”的理念,培养“智、仁、勇”的“三达德”,发挥“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三忘精神”;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遵从“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的“三贵之道”;在“干中学”、“学中学”、“学与思”之中培养修己之道。“安人”强调做好员工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管理者应当明确“民齐者强”的重要性,通过听言观行进行“识才”,掌握才用相宜的原则,并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对员工进行激励,最终的落脚点是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恩威并施。“谋攻”主要指的是市场拓展与企业竞争方面。一方面,管理者要秉承“求之于势”的原则,对宏观大势与竞争态势进行积极分析,从而制定企业的行动战略;另一方面,管理者应当运用系统观与辩证法来指导企业实践。“定邦”指的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将会有助于维系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应当以信为本,诚信经营,并且正确对待“义”与“利”的关系,在企业经营当中,实现二者的和谐。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一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修己
(管理者的自我修养,将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指导管理者自我修养的提升,以弥补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者自我修养关注不够的不足)
1、反求诸己
2、三达德与为将五德
3、三忘精神
4、三贵之道
5、四毋追求
6、修己之道
第二讲:安人
(队伍建设与管理,将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指导员工队伍建设与管理,以丰富现代管理理论中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学等方面的内容)
1、上下同欲
2、无为与有为
3、在位谋政
4、莫贵于人
5、和而不同
6、法德相济
7、事因于世与悬权而动
第三讲:谋攻
(市场拓展与企业竞争,将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指导企业制订战略、开展竞争、拓展市场,与现代管理理论中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进行有效的对接)
1、求之于势
2、正合奇胜与中庸之道
3、务在知时
4、阴阳调和
5、不争之德
6、知难而退
7、祸福相倚
第四讲:定邦
(企业社会责任,将传统管理思想运用于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2、义与利
3、无信不立
老师简介:
刘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商学院第一批教学杰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北京现代企业研究会副理事长、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企管理》杂志编委。先后两次获中国人民大学年度“十大教学标兵”。曾在哈佛商学院、INSEAD、新加坡国立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得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进修、访学。1996年8月至1997年6月,在邮电部邮政总局工作;1997年7月至2000年8月,在国家邮政局中邮邮购有限公司工作;2003年7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助理、MBA项目中心主任、管理案例与教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物流管理》杂志常务副主编兼审稿人。长期从事企业战略与文化、传统管理思想、管理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7项、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20余项;出版《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危机管理》《战略管理》等各类著作50余部;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管理学报》《软科学》《中国行政管理》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畅销财经类报刊发表专栏文章150余篇。先后为中组部、国资委等一系列党政机关及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石化、中国建筑、中储粮、中交建、华润、人保财险、安信证券、百度、新希望、LG化学等数百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过培训服。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