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华:新质生产力十二讲
2024-08-16 14:46:49
《经济前沿课:新质生产力十二讲》
授课导师:
赵振华——中央党校教授
课程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于2010年位居世界第二,诸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技术水平由跟跑到并跑、领跑。但是也要客观地认识到,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还比较多。要实现更多科学技术的并跑领跑,必须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既要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着眼于未来的重大发现,又要集聚力量着眼于当前的重大原创性科技创新。我国错失了前几次产业革命的机遇,迎头赶上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当代使命,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自信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千载难逢的良机,聚力于科技创业并带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异常复杂险峻的国际环境,我国要在险境中突出重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传统生产力可以做大综合国力,新质生产力可以做强综合国力,唯有强大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程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既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以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社会的制胜之道。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全景,赵振华老师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形成机制、提出背景及重大意义,深刻分析如何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及面临的机遇挑战等多方面内容,力图以较简明易懂的方式梳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脉络,为广大受众了解新乃至实践质生产力提供借鉴、参考。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一天(6小时/天)
课程纲要:
第一讲: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提出的重大意义
1、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2、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3、新质生产力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二讲: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容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坚持和继承;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机制
1、技术进步形成机制:技术革命性突破
2、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机制
3、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机制
第四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机遇
2、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主要挑战
3、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长期主义
第五讲: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1、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2、以科技创新体制变革推动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
3、以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4、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第六讲:构建新质生产力评价体系
1、构建经济效益评价体系
2、构建社会效益评价体系
3、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
4、小结
第七讲:国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借鉴
1、美国: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2、德国:推动突破性创新,维护未来产业技术主导力
3、日本:科技创新牵引未来产业发展
第八讲:新质生产力的重大影响
1、对经济增长的重大影响
2、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3、对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
第九讲: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1、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型生产关系
2、新型生产关系的内涵
3、塑造新型生产关系需要把握的原则
4、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第十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
1、政策体系的内涵及新质生产力形成所需的政策体系的设计原则
2、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3、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的人才政策体系
4、构建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
第十一讲: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廓清误区
1、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政府的事,与企业没事关系
2、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无关
3、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科技企业的事,与其它企业无关
第十二讲: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点
1、需要树立战略思维
2、要在产业链生态链上找准定位
3、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选准技术路径
老师简介:
赵振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经济学部主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安徽铜陵市委副书记、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等职。赵振华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问题。近年主要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地厅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进修班等主体班次讲授“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及其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及当前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等专题。已经出版《低效率劳动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党建读物出版社)、《劳动价值新论》(上海三联出版社)等个人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篇被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