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研究专家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全党共同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全党动手一起抓。其中的要害,就在于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牵住“牛鼻子”、落实主体责任,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有力成效的关键。
戴晓曙
戴晓曙:党的干部工作读物基础工程召集人,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1972年11月参加工作,197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6月到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政治部组织部工作。1988年8月到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工作,历任调研室主任干事、副主任、主任,《时代先锋》杂志社副社长,浙江组织人事科研所所长。1999年12月任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组织部部长。2000年3月任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3年6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副局长。2008年5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巡视员、副局长。2008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一局(公务员管理办公室)巡视员、副局长(副主任)。2012年12月任国家能源局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2013年4月任重新组建后国家能源局党组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党建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治理研究》等期刊上发表了理论文章多篇;出版《干部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好干部标准实践方法研究》等著作多部。近年来,应邀为众多地方政府、部门及高校讲授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主题党课。
李永忠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著名制度反腐专家。1979年即在军队纪委工作,后转业到地方纪委,再到中央纪委,纪检生涯长达30多年。历任中央纪委研究室办公室主任、中央纪委北戴河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央纪委北京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筹备办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等。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潜心于党的制度建设、制度监督、制度反腐研究。多次参与中央纪委全会报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撰写工作。在《求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学习时报》《南方周末》《凤凰周刊》《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文章千余篇。出版《苏共亡党之谜》《负担与责任》等多部著作。其中《负担与责任》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政治类图书推荐书目(两本之一)。其研究成果有的填补了执政党规律研究的空白,有的处于全国理论研究的前沿,引起党内外、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曾获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奖。曾多次应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和全国近千家单位和地区授课。
黄苇町
黄苇町:著名党建研究专家、反腐理论研究专家、反洗钱专家、经济学家,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国研经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曾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五四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黄松龄(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之孙,以《苏共亡党十年祭》一书轰动国内外。曾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监察部聘为中国廉政建设专家咨询组成员,被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聘为经济问题咨询专家。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的消费之谜》《中国的隐形经济》《厚望》《世上有真情》《失落的尊严——惩腐备忘录》《苏共亡党十年祭》《苏共亡党二十年祭》等。其中,《中国的隐形经济》等三种专著已被译成英、德、日、韩等多种文本在国外出版发行。十八大后,于2012年11月24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电视台演播室与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主编王杰一起做客——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第七讲:廉政文化与官德建设。
张希贤
张希贤: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球智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党建教学与研究20年,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文化”四个具体研究领域,颇有建树。2008年8月,他主编的《继续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书,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程,阐明了解放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在当前新形势下,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他2012年春天撰写和讲演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秋天被吸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他历经十年研究提出的“中国现代社会发展30年阶段论”,正在发挥着广泛的社会影响。2011年在人民网上发表的《改革开放新的30年需要思想文化新觉醒》一文,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13年到2014年,具体主持编写了全国第四批干部培训教材之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在《人民论坛》《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先锋》《紫光阁》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著有名人传记《陈布雷与陈伯达》和《中国道路的四次飞跃》等专著。
任铁缨
任铁缨: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党内监督问题专家。长期从事党的建设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在2003年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起草工作。研究领域:党的建设
傅思明
傅思明: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专家咨询组成员,北京市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宪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立法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宪法、行政法、问责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过 勇
过勇:反腐学者,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监察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关工委副主任。曾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党委学生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党委学生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党委武装部部长、学生直属党总支书记,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校党委常委,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挂职)。先后出版《中国国家廉政体系研究》《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中国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研究》《腐败测量》等专著。在China Quarterly,China Review,《政治学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公共行政评论》等权威中英文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内参报告40余篇,多篇报告被中央领导批示。从2003年开始,作为特约专家为透明国际《全球腐败报告》撰写中国分报告,是透明国际的中国国家廉政体系评估项目首席专家。
庄德水
庄德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区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专门从事廉政理论、廉政教育、党内法规研究等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专项项目课题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参与完成多项中央纪委委托课题和地方政府合作课题。已出版学术专著《防止利益冲突与廉政建设研究》《廉政政策评估研究》《反腐新常态》《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机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百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新华文摘》观点摘录,主要理论观点见诸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
曹 鎏
曹鎏: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国家监察与反腐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端升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兼任: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应松年行政法学基金”理事会秘书长,“法制日报社依法治国智库”首批专家,北京市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主要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监察法、教育法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法学会重点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等70余项课题研究。著有《我国行政官员问责的法治化研究》《中国特色行政复议制度的嬗变与演进》等,参编《当代中国行政法》《监察法学》等二十余部著作教材。参与《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监察法实施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在《中国法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批挂职专家学者。担任: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法治安徽建设专家,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北京市顺义区人大常委会、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江苏省常州市政府法律顾问,江苏省溧阳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浙江省桐乡市政府法律顾问,安徽省阜阳市政府法律顾问,北京市朝阳区纪委监委特约监察员;福建省厦门市“八五”普法讲师团专家、北京市海淀区“八五”普法讲师团专家等;安徽省、甘肃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浙江省宁波市、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通州区等地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等。
任建明
任建明: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监察与廉政治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航廉洁研究 与教育中心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廉政建设、政府管理、组织领导等方面的研究,是国内重要的廉政学学者。
宋 伟
宋伟: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 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北京廉政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监察与廉政治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8月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纪检监察、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纪委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多项,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改革》《红旗文稿》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中国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改革研究》《腐败测量》等多部著作。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第九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毛昭晖
毛昭晖:反腐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高校廉政协会副会长,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监察部《行政监察法》修订咨询专家,行政问责制咨询专家,北京市、深圳市纪委监察局咨询专家,北京市监察学会副秘书长,《党风》《反腐败导刊》等杂志学术顾问。主要从事监督学理论和反腐败与廉政制度建设的研究以及相关教学工作。承担《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的理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研究》《行政效能监察保障体系》等重大科研课题多项;出版《监督学》《反腐败与监督通论》《中国行政监察》《中国行政效能监察——理论、模式与方法》《中国公务员监察概论》《行政监察学教程》《中国稽查实务》《中国公务员行为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的理论与实践》《公共行政的法律基础》等著作10余部;在《理论与改革》《理论视野》《廉政瞭望》《检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
施鹏鹏
施鹏鹏: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兼任:中央政法委、中国法学会第三方评估专家,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理事,董必武法学会理事,《证据科学》杂志编辑。最高人民检察院二厅副厅长(挂职,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访修学者(2017年)。2001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毕业;2004年,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硕士毕业;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毕业(2007年7月12日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法国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私法·刑事科学”博士毕业(2008年11月8日获得博士学位)。学术专长为纪检监察学、司法制度、刑事诉讼法、证据法、监察法和比较法。主持及主研多个国家社科及省部级项目。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比较法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发表论文和译文近百篇;在海内外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主编首批纪检监察学科马工程教材《纪检监察审查调查》。作为特聘专家为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党校提供智力加持。
上官春光
上官春光:国家检察官学院职务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检察官学院刑事检察教研部教授,法学博士。兼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培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客座教授。长期从事职务犯罪侦查、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案件证据审查和公诉业务的研究、教学和培训工作。讲授职务犯罪讯问原理与技巧、审查谈话的原理与技巧等系列课程。先后出版《监察与司法衔接疑难问题办案指引》《职务犯罪侦查讯问原理和技巧》《侦查讯问研究述评》等专著5部,出版合著、参编教材15部、先后在《法学评论》《政法论坛》《人民检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法国《法院杂议》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译文40余篇。上官教授对全国职务犯罪案件以及违法违纪案件的发案形势、发案特点、原因以及纪检监察案件办理、国家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国有企业廉洁风险防控、违法违纪案件审查进行过深入研究,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职务犯罪和违纪违法行为的特点和发案规律进行过系统研究,对诱发职务犯罪的原因、职务犯罪预防的策略和方法有自己独到理解,先后多次受邀为全国多个行政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职务犯罪预防、违法违纪案件查办、纪律处分条例解读等专题讲座,由于内容精彩,案例丰富,分析透彻,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