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有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郑有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个人履历:
郑有贵:男,四川广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原主任。兼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秘书长。曾先后在农业部农业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工作,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等的调研、草拟和专家咨询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2002.11—2012.10)》首席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经济史、“三农”史。主持2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等委托课题约30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2002—2012)”等首席研究员。参与国务院原副总理、第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主持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农业部重大课题、中国工程院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等约40项。参与《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等专家咨询、调研草拟。参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参考材料、面向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重要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编写;在《管理世界》《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中国经济史研究》《红旗文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独著、主编《百年“三农”: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全面转型》《中国跨越发展历程和政策选择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等25部。所著《目标与路径——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分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
论文代表:
新中国75年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推进,《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拓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系,《行政管理改革》2024年第9期;
邓小平对工农城乡关系战略重构的探索,《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7期;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工农相互支援联动发展实现路径的探索,《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方略,《中国领导科学》2023年第6期;
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工农城乡关系的探索——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追赶世界工业化进程的考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工农城乡赋能:由强调单向作用向互促互补拓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4期;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答卷和经验,《中共党史研究》2023年第2期;
坚持自信自立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百年破解“三农”问题的考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智慧和历史地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
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历史演进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
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中国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6期;
新中国土地改革开辟现代化通途,《历史评论》2020年第4期;
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05月15日;
新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经验和意义,《红旗文稿》2019年第22期;
问题视域下新中国70年“三农”的转型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5期;
发挥经济史在实践和理论创新中的启迪作用,《社科院专刊》2019年03月01日;
清除有碍“两个毫不动摇”的陷阱,《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9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民、资本,《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8期;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不同的集体经营体制,《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8期;
深化中国发展奇迹原因实证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1期;
构建内生发展能力强的农村社区集体行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2期;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民立场,《红旗文稿》2017年10月23日;
农业“两个飞跃”应创建集体权益与成员权益统一的实现形式,《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8期;
由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自主创新发展的突围——着眼于深圳、浦东对雄安新区建设启示的历史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5期;
农业转型升级对政府强依赖的原因及其对策——兼论农业组织化实现形式的优化和转型,《农业经济问题》2016年第10期;
有制的建立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基石,《北京党史》2016年第6期;
夯实共享发展的所有制基础,《红旗文稿》2016年03月18日;
对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原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年第10期;
工业化视角的城乡二元结构评价探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12期;
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实现机制——基于制度、政府、优势发挥机制的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7期;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针,《北京党史》2014年第1期;
工业化视角的城乡二元结构评价探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两个论断不可分割,《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6期。
著作代表:
《新中国“三农”发展重大突破》,作者:郑有贵,湖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 ,郑有贵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郑有贵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主讲课题:
《集中力量办大事与中国的历史性跨越发展》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