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红凛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刘红凛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
个人履历:
刘红凛:男,1969年09月生,山东泰安人,法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负责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成员,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先后获2014年度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界)等3项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2018年7月至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党内法规与制度建设、中外政党与政党制度比较等教学与研究,致力于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相结合。先后主持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3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20 余项;出版《赢得人民的政治密码——党的群众路线研究》《新时代党的工作作风的多维透视与系统分析》《全面从严治党的格局与谋略》等多部著作;先后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教学与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表论文200余篇,其中,5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等转摘。
获奖记录:
专著《新时代党的工作作风的多维透视与系统分析》获2024年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论文《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与赓续发展》获2023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论文《英国政党治理模式变迁——从政党自治到法律择要规范》获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论文《信息网络发展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影响》获201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调研报告《当前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分析》获2017年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二等奖。
科研课题:
主持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党建学知识体系建构研究,首席专家;
主持2019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首席专家;
主持2013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新时期党的工作作风与党群关系研究,首席专家;
主持完成2015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自选项目:信息化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主持完成2019年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新时代依规治党的基本理念、基本方略与基本要求研究;
主持完成2012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重大影响极其对策;
主持完成2007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政党关系和谐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
主持完成2020年上海市建党百年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群众路线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持完成2020年上海市建党百年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百年自身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持2019年上海市首期党内法规领军人才项目:党内法规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范畴;
主持完成2018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十九大专项课题”: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主持完成2012上海 “十八大专项课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论文代表:
(一)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内容结构与内在逻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6期;
基于理论标识性概念构建党建学知识体系,《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路、理念与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0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特质,《中共党史研究》202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定位与建构理路,《南京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时代意蕴与实践取向,《四川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大学科视域中党的建设学科定位与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1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的独特优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1期;
赢得民心的政治密码与基本逻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7期;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何以实现,《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党的执政理论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
(二)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创新理路、 理念与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内在关系与时代要求,《理论探讨》2023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与赓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2期;
在全面从严治党与自我革命中锻造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6期;
坚持党的领导:内涵演进、实现机制与历史启示,《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逻辑与基本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场域、概念谱系与内容结构,《理论探讨》202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内核与实践进路,《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党的组织力的内外向度与政治意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习近平党的作风建设的精神品格与实践方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4期;
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监督与有效规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格局与系统规划:兼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
整治“四风”的成功经验与治本之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调查与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
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多重影响:从信息技术、信息化生产方式到信息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三)党内法规制度研究
系统党建观中的制度治党与依规治党,《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内容结构与建构理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百年党内法规建设:发展图景与基本启示,《人民论坛》2021年第12期;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纪律建设,《理论视野》2021年第7期;
百年党章发展演进与依章治党,《治理研究》202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治党模式发展演进,《理论探讨》2021年第3期;
党建政绩观、责任制、问责制的内在统一与有效规制,《探索》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党的规矩及其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要点转载);
“政党法制”论析:基于战后世界政党法制历史发展与当代现状的考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政党关系和谐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四)政党发展与政党治理
从政党变革到政党转型发展:分析视角与判断标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世界舞台中心角色变换与百年变局:历史逻辑与发展要求,《学术前沿》2022年第10期;
技术革命驱动政党转型发展:历史逻辑与当代演绎,《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6期;
政党政治发展与政党制度变迁——以英国为例,《探索》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英国政党治理模式变:从政党自治到法律择要规范,《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信息网络化对美国政党政治的影响,《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5年第2期);
我国多党合作的创造性价值与发展要求,《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2期;
法国社会党胜选的三维理论分析:从民情民意、政党结盟到政党调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比较视野中的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政党法律规范:内涵、形式及其价值取向,《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
政党提名制分类与比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政党类型与党内民主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政党规范的形式与效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政党社会规范:内涵、形式与价值,《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
政党法律地位比较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政党法”的世界概况与主要成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五)理论宣传文章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 因人民而兴,《光明日报》2020年09月04日;
党员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光明日报》2019年08月02日;
从政治高度来审视党的建设质量,《光明日报》(理论版)2018年09月17日;
持之以恒 正风肃纪,《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5日;
保持战略定力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7日;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须坚持辩证思维,《人民日报》(理论版)2015年07月02日;
解决“四风”问题需内外兼修,《人民日报》(理论版)2013年11月11日;
深刻认识信息化对党的建设的影响,《人民日报》(理论版)2012年09月04月。
著作代表:
《党建视域中的依规治党》,刘红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
《百年党建史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刘红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
《赢得人民的政治密码——党的群众路线研究》,刘红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
《新时代党的工作作风的多维透视与系统分析》,刘红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03月出版;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刘红凛著,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信息化时代的政党重塑与党的建设》,刘红凛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全面从严治党的格局与谋略》,刘红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09月出版;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目标》,刘红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政党关系和谐与政党制度建设研究》,刘红凛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刘红凛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主讲课程:
《政党治理与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百年实践与基本经验》
《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比较与思考》
《党内民主建设基本问题》
《政党关系和谐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
《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
《多党合作的创造性价值研究》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