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迎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刘迎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履历:
刘迎秋,男,1950年,北京市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中国社科院院级突出贡献专家。兼任: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全国工商联参政议政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空港城市发展委员会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工信部委托项目课题组组长兼首席专家,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或客座教授。1990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1993年,评为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至1996年,在呼伦贝尔盟行政公署挂职副盟长;1996年,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突出贡献专家;199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历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室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所党委委员、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调查与评价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任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运行与管理、经济发展与增长、民营经济理论与政策,是我国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的早期研究与开拓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经济增长:格局与机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和与浙江省工商局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和有关部委委托等研究项目。自1980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先后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包括独著、合著和译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包括译著,独立完成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成果400余万字。
论文代表:
改革攻坚,激发民营市场主体活力,《经济参考报》2021年10月21日;
开拓政治经济学中国话语新境界,《中国社会科学》2021第6期;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制度优势, 《学习时报》2020年5月11日第4版;
民营企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7日;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3日09版;
习近平民营经济思想的逻辑演进——从“民营经济支柱论”到“民营经济基础论,《治理研究》2018年第2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国家行政学院》2017年第1期;
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环境与路径,《红旗文稿》2013年第10期;
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第;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逻辑与方法探讨,《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第;
大棋局:“国退民进”及其走向,《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论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对中国经济成长的意义,《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
中国经济“ 民营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著作代表:
《中国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逻辑》,作者刘迎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08月出版;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 作者刘迎秋、黄群慧、王金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08月出版;
《中国中小企业2014蓝皮书:经济转型与中小企业发展》,作者李子彬、刘迎秋,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03月出版;
《利率、债务率、汇率与经济增长》,作者刘迎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总需求变动规律与宏观政策选择》,作者刘迎秋,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浙江》,作者刘迎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02月出版;
《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作者刘迎秋、徐志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三等奖),作者刘迎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09月出版;
《中国经济增长:格局与机理》,作者刘迎秋,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主讲课题:
《宏观经济形势与民营经济发展》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