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奎松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党史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杨奎松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党史学家
个人履历: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党史学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历任中共中央党校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史,主攻中共党史、国共关系史、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中苏关系史、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等,并从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的角度研究国际冷战史。在China Quarlerly;Diplomatic History; Cold War History以等美、英、日、韩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约200篇;著有《忍不住的关怀――新中国建国前后的书生与政治》、《“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一、二)、《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战与危机――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等专著二十余种,多部专著被推为自2007年以来各大报刊年度十大优秀图书之一。其中,《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及合著《中苏关系史纲》等,曾分获教育部社科类图书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论文代表:
晋西事变与毛泽东的应对策略,《史学月刊》2016年第1期;
抗战初期中共军事发展方针变动的史实考析――兼谈所谓“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方针的真实性问题,《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6期;
一位美国传教士在燕京大学的“解放”岁月――围绕范天祥教授的日记和书信而展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阎锡山与共产党在山西农村的较力――侧重于抗战爆发前后双方在晋东南关系变动的考察,《抗日战争研究》2015年1第1期;
公理与强权的博弈――从历史角度看战后国际秩序发展的前途与困扰,《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6期;
蒋介石与战后国民党的“政府暴力”――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4期;
1946年安平事件真相与中共对美交涉,《史学月刊》2011年第4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清除美国文化影响的经过,《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关于中条山战役过程中国共两党的交涉问题――兼与邓野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
新中国的革命外交思想与实践,《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内战时期美国在华情报工作研究(1945~1949),《史学月刊》2009年第3期;
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武汉国民党的“联共”和“分共”,《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
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
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六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局势的评估和预测,《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6期;
蒋介石、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之交涉,《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国民党人在处置昆明学潮问题上的分歧,《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初尝试――以上海“镇反”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一九四六年国共四平之战及其幕后,《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毛泽东与两次台海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对美政策变动原因及趋向(续),《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
毛泽东与两次台海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对美政策变动原因及趋向,《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蒋介石从“三二0”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
蒋介石从“三二○”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续),,《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容共”,还是“分共”?――1925年国民党因“容共”而分裂之缘起与经过,《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国民党走向皖南事变之经过,《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4期;
走向“三二○”之路,《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关于解放战争中的苏联军事援助问题――兼谈治学态度并答刘统先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蒋介石与1936年绥远抗战,《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4期;
新中国从援越抗法到争取印度支那和平的政策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蒋介石抗日态度之研究――以抗战前期中日秘密交涉为例,《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4期;
对1999年<中共党史研究>的点滴解剖,《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抗战期间国共关系研究50年,《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3期;
50年来的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5期;
评<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
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张学良反蒋问题之探讨,《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毛泽东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关于俄国模式的影响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西安事变期间“三位一体”的军事协商与部署,《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共上海发起组建立史实,《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之解决,《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毛泽东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关于俄国模式的影响问题,《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张学良反蒋问题之探讨,《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
向忠发是怎样一个总书记?《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的中国代表问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江浙同乡会”事件始末,《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红军的一次尝试,《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有关张学良加入中共问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瞿秋白与共产国际,《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6期。
著作代表: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作者杨奎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出版;
《“边缘人”纪事》,作者杨奎松,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鬼子来了》,杨奎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抗日战争战时报告初编》,作者杨奎松,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出版;
《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增订)》,作者杨奎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革命》(全四册),作者杨奎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谈往阅今――中共党史访谈录》,作者杨奎松,九州出版社2012年出版;
《读史求实――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作者杨奎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作者杨奎松,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政治卷)》,作者杨奎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外交卷)》,作者杨奎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学问有道――中国现代史访谈录》,作者杨奎松,九州出版社2009年出版;
《民国人物过眼录》,作者杨奎松,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作者杨奎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苏关系史纲》,作者杨奎松、沈志华,新华出版社2007年出版;
《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作者杨奎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内战与危机),作者杨奎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走近真实-中国革命的透视》,作者杨奎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中山先生与俄国》,作者杨奎松、蒋永敬合,台北中山基金会2001年出版;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作者杨奎松,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出版(2005年修订版);
《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作者杨奎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出版;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作者杨奎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出版;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作者杨奎松、陶文钊、王建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作者杨奎松,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作者杨奎松,广西师大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作者杨奎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出版;
《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作者杨奎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与杨云若合著)》,作者杨奎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