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与东亚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张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美国与东亚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篇,有《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等专著和《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等译著。主持“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演变”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
研究领域:
张小明一直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美国与东亚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主要履历:
1981-1985,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本科生。
1985-1988,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研究生。
1990-1993,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研究生。
1988-199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助教。
1990-1994,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讲师。
1994-2002,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2002-现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1994年1-7月,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冷战国际历史项目访问学者。
1998年1-4月,韩国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9年8月-200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富布赖特项目研究学者。
2000年7-8月,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5年7月,日本中央大学访问教授。
2007年6月-2008年5月,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访问学者。
2009年11-12月,日本成蹊大学访问教授。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纪之交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996年立项,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演变”(2003年立项,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文明标准到新文明标准:中国与国际规范的变迁”(2009年立项,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2019年立项,项目主持人)。
论文代表:
1.《乔治·凯南对华认识及其政策主张1947—1949》,《美国研究》1993年第1期。
2.《试论凯南的"遏制"和杜勒斯的"解放"》,《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
3.《古巴导弹危机的再认识》,《世界历史》1996年第5期。
4.《何谓冷战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4期。
5.《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5期;刘山、薛君度主编:《中国外交新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6.《“管子工”眼中的冷战—读[信赖—多勃雷宁回忆录]》,《美国研究》1997年第3期。
7. “China and the Korean War: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1, no. 1, 1998, pp. 63-80. (《亚细亚研究》, 1998年6月,第41卷,第1号,通卷第99号,高丽大学亚细亚问题研究所)。
8.“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sian Perspective, Vol. 22, No. 3, 1998, pp. 259-272.
9.《回归无核世界:理想与现实》,《国际论坛》1999年第1期。
10.《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和反应》,《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1.《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历史变迁》,梁守德主编:《走向新世纪的欧洲与大国关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8月,第377-402页。
12.《欧洲多边主义及其对亚太的意义》,《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期。
13.《革命、修正和补充--评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及其建构主义学说》,《欧洲》2001年第3期。
14《中国与东北亚地区合作:一位中国学者的观点》(中文与韩文),韩国《东亚日报》网络版,2001年4月12日。
15.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Korean Peninsula: A Chinese View,” Korea Observer, Vol.32, No.4, Winter 2001, pp. 481-500.
16.《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欧洲》2001年第6期。
17. “China and Inter-Korean Relations,” Asian Perspective, Vol. 26, No. 3, 2002; and in Byung Chul Koh, ed.,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ransition: The Summit and Its Aftermath (Seoul: 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10-222.
18. “China and North Korean Nuclear Issue: A Chinese View,” http://ifes.kyungnam.ac.kr/ifes/ifes/eng/activity/05_ifes_forum.asp (韩国庆南大学远东研究所网上论坛), June 4, 2003.
19.《美国与东亚》,载袁明主编:《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20.《权力、制度、社会与文化—盘点2003年的世界》,《世界知识》2004年第2期。
21.《重视‘软权力’因素》,《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3期。
22.《冷战时期中国周边关系的特点》,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3. 《非国家行为体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梁守德主编:《新形势与新国际观》,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4.《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美国研究》2005年第1期。
25. “Regional Identity and Northeast Asian Community Building,” East Asian Review, Vol.9, March 2005, pp. 117-123.
26.《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史研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27.《朝鲜战争的地缘政治学分析》,《南开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8.《中国与东北亚共同体建设》,《东北亚研究》2005年第2期。
29.《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体系的变迁》,《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9期。
30. “China’s Perception of and Response to the Korean War,” 《军史》(韩国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辑),第57卷(2005年12月),第92-124页。
著作代表:
1.《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4月版;《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增订本),世界知识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2.《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
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版。
5.《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6. 《从‘文明标准’到‘新文明标准’:中国与国际规范变迁》,九州出版社2018年3月版,九州出版社2021年6月再版。
主讲课程:
《东西方关系》
《冷战史研究》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美国与东亚关系》
《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历史》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史》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