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个人履历:
李晓西,男,1949年生,重庆江津人,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倡导者之一,宏观经济学中国化的推动者之一,地区间绿色发展指数测度比较的学术带头人之一。1981年,兰州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学士;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经济学硕士;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经济学博士;1988年-1989年,伦敦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14年1月-2014年6月,哈佛大学经济系 访问学者。1993年至2001年,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曾任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2001年至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2010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绿色经济、宏观经济、市场化改革等领域,当前主要研究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实现路径与政策研究。发表论文近400篇,著作30多部,其中英文版著作10本。从2010年至2015年,连续主持完成了6本《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区域比较》系列报告、《人类绿色发展指数报告2014》和《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14》。著作《中国市场经济报告2003》曾获第十一届孙冶方奖、《中国市场化进程》一书2012年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2010》获第二届中国软科学一等奖、论文分获第一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安子介奖、《中国图书奖》等等。李晓西教授主要学术成就,就是为改革开放大业做研究,让理论学术为改革开放大业提供服务。较成系统的理论可归纳为“三个化”成果:一是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理论成果,二是宏观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是经济发展绿色化的理论成果。2009年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等单位主编的《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0年,入选国家级重大出版工程《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科学家名单其传记收录于全书的经济学卷的第三册。
社会兼职: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重庆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山西大学、澳门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所学术顾问;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常务理事、欧美同学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商务部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专家咨询组成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国家人口计生委第七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流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高级经济顾问、中央党校21世纪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聘任为顾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新疆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专家顾问、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理事、国家气候变化战略委员会委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麦肯锡中国商业和经济学家委员会成员(McKinsey China Council of Business Economists (MCCBE) membership)。先后被山西、内蒙、陕西、青海、湖南五省和哈尔滨、广州、兰州、成都、舟山五市聘请为经济顾问、课题顾问或咨询专家;2003年被北京市聘请为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顾问,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2005年被山东省政府聘请为泰山学者。2010年被天津市政府聘请为”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13年被厦门市人民政府聘为国际投资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2015年担任北京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南水北调工程”十堰市顾问。
科研课题:
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大或重点的课题:
1998年-2000年,连续三年完成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形势跟踪分析》重点课题,其中1999年和2000年的报告得到总理的批示;
1999年主持完成外经贸部和OECD委托课题《中国投资环境研究》的报告;
2000年主持完成中国政策研究会委托的《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基础条件》课题;同年还主持完成国家科委委托的《全球气候变化公约、能源结构调整及对我国影响》课题等;
2003年完成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研究》,四本报告成果得到时任教育部、商务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同年完成世界银行委托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政策国际协调及有效性研究”课题;
2004年组织完成发改委区域经济收入差距课题《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研究》;
2005年完成国务院税则办委托的《重点产业的竞争力研究》课题;
2006年完成世界银行委托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政策国际协调及有效性研究”课题;
2007年完成国务院信息办委托的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课题;同年还完成商务部委托的山西省投资促进课题;
2008完成北京市新医药学科群北京老年人收入与健康支出研究课题;
2014年完成环保国际司委托的“环保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中的作用课题。
论文代表: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全球化》2017年第7期;
绿色金融盈利性与公益性关系分析, 《金融论坛》2017年第5期;
关注区域发展的新特点,《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3期;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测度,《全球化》2016年第4期;
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大关系——基于实地调研及微观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2015年第5期;
以色列"绿色国会"项目考察及其它,《全球化》2015年第6期;
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理论新突破,《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2期;
能源绿色战略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决策与信息》2013年第10期;
世界能源新形势及我们的战略,《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8期;
统计贡献度与实际贡献度辨析——2009—2011年外贸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客观评价,《国际贸易》2012年第5期;
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中国市场化进程演进轨迹,《改革》2011年第12期;
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研究,《北方经济》2011年z1期;
经济增长质量与绿色经济,《经济导报》2010年第25期;
"外退民进"现象背后的历史机遇,《新视野》2010年第2期;
应对金融危机:短期与中长期结合的思考,《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9期;
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承接机遇,《市场周刊》2009年第3期;
天津开发区的建设经验与启示,《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9年第0期;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意义,《理论导报》2008年第6期;
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及其若干思考,《改革》2008年第4期;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财贸经济》2007年第6期;
国内外经济协调与企业决策,《经济界》2007年第2期;
评《人本发展经济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11期;
2006年宏观经济趋势分析预测与政策建议,《经济界》2006年第2期;
改革共识有赖于阶段定位,《中国改革》2005年第8期;
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政策建议, 《改革》2005年第2期;
对我国收入分配研究的若干思考——兼评陈宗胜《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点评,《商业周刊》2003年第5期;
建立"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外汇管理》2003年第2期;
金融体制改革重于货币政策改进, 《中国经济周刊》2002年第33期;
2002年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分析,《经济管理文摘》2002年第6期;
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所有制结构调整,《经济要参》2001年第62期;
加强金融监管,支持经济发展,《经济管理》 2001年第9期。
著作代表:
《李晓西学术自传》,作者李晓西,广东经济出版社2019年出版;
《现代经济学大典》(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14》,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中国传统能源产业市场化进程研究报告》,作者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02月出版;
《21世纪中国经济轨迹》,作者李晓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作者是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课题 结题评为##优秀),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中国:新的发展观》(50人论坛丛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中国市场化进程》(被选入国家出版总署60周年辉煌成果<<>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效果评析》(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工程的原创著作奖),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自然资源与能源经济学手册》(第1-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宏观经济学案例》(2008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新世纪中国经济报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三等奖),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宏观经济学(中国版)》(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商务部委托课题,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第八届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出版;
《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英文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出版;
《转轨经济笔记》,作者李晓西,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出版;
《宏观经济学:转轨的中国经济》(荣获北京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和第13届中国图书奖),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20年观察与思考》,作者李晓西,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经济‘怪圈’之谜--对经济改革的哲学分析》,作者李晓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作者李晓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