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建奇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院科研秘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陈建奇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院科研秘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
个人履历:
陈建奇,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所所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院科研秘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兼任教育部北京大学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13年获得中国青年经济学人称号。先后在福建省财政厅、交通银行总行、北京大学工作。2008年以来先后受聘担任财政部国库司国库现金管理专家、亚洲开发银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专家、财政部国际司G20国际财经问题顾问。长期从事开放宏观经济学,公共财政,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治理等领域德研究。承担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地厅局干部进修班、中央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班、新疆地厅班、西藏民族班等主体班次教学。 担任《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杂志匿名审稿专家。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类项目。曾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专访。2014年曾挂职浙江省长兴县副县长。
论文代表:
破解“特里芬”难题——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储备稳定性研究,《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月,2012年8月被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全文转载,2012年10月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重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新华文摘》2012年4月;
美国赤字政策演化路径及债务货币化风险研究——基于奥巴马新政背景的分析,《世界经济》2010年5月;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政策的影响机制及证据:基于中国央行经理国库制度背景的研究,《世界经济》2008年第7期;
人力资本还是行业特征——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分析,《世界经济》2008年第5期;
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政策的影响——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框架的扩展分析,《金融研究》2010年7月;
中央银行票据可持续性研究,《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
倒挂与通货膨胀调控——基于非对称供求结构与价格决定机制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1期;
非工资性收入分配:所有制垄断部门收入调控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
“民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解释——基于投资结构与就业均衡的视角,《财经研究》2007年第10期;
政府国库资金、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财经研究》2007年第9期。
欧债危机为何难以企稳,《国际贸易》2012年4月。
庞氏骗局、动态效率与国债可持续性,《世界经济》2006年第12期;
中国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分析,《国际贸易》2011年6月(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11年“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论文一等奖);
后危机时代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3月;
央行负债证券化调控手段终将隐退吗?《中国经济问题》2012年11月;
G20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溢出效应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8月;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能过剩问题重估及战略选择,《国际贸易》2013年4月;
中国是否接受外部失衡上限对称性约束?《国际贸易》2011年4月;
从外汇储备视角审视“走出去”战略,《国际贸易》2013年9月;
国库资金模型构建与预测——基于 Box-Jenkins 方法的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2月;
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模型分析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6年第3期;
重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2005年汇改以来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2月;
破解消费快速上涨之谜——基于消费总量与物价水平的实证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双月刊)》2009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中国国库最优现金余额的测算与评价——基于Baumol模型扩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季刊)》2007年第4期;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基于中国月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双月刊)》2007年12月;
国库现金转存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4期;
减速与调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11月;
美国经济走势与对华政策重估,《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2月;
复苏不易 景气难再--奥巴马元年美国经济透视,《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5月;
工会与行业劳动报酬的剪刀差悖论: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11年2期全文转载;
工业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9期。被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
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评估及上限参考,《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9月;
3%赤字率作为财政风险“分水岭”的依据何在,《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透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与国际储备资产演化——兼论SDR发展前景,入选《金融危机分析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1月;
财政“自动稳定器”为何半有效性?——基于中国财政收支非对称性的经验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月;
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及挑战,《中国货币市场》2012年11;
未来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入选《艰难的复兴——21世纪国际战略》2012年12月;
全球经济复苏增长困境及宏观政策选择,《外国问题研究》2013年1月;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及我国应变之策,《党课参考》2012年8月;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党课参考》2012年11月;
怎样看待当前劳动力工资上涨,《党课参考》2013年10月;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如何实现均衡,《党课参考》2013年9月;
破解房地产调控困局,《海峡商业》2012年8月;
强化金融监管难于驾驭欧债危机,《海峡商业》2012年9月;
美国QE3及其影响,《海峡商业》2012年10月;
发达国家刺激政策空间缩窄,《海峡商业》2012年11月;
“中国式”改革亟待“顶层设计”,《海峡商业》2012年12月;
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亟待协调,《海峡商业》2013年1月;
理性看待中国收入体制改革,《海峡商业》2013年2月;
谁是房地产新政的最大收益者?《海峡商业》2013年3月;
透视政府巨额国库现金的收益损失,《海峡商业》2013年4月;
中国为何“抢购”黄金?《海峡商业》2013年5月;
中国海外投资迎来“黄金期”,《海峡商业》2013年6月;
中国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较大,《海峡商业》2013年7月;
不要高估贷款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海峡商业》2013年8月;
中国应警惕美国退出QE引发的金融风险,《海峡商业》2013年9月;
《稳定外需、进口战略及贸易平衡研究》,《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9月;
如何理解国库现金管理“地方化”改革?《新理财》2010年第2期;
国债期限结构为何刚性难调?《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1期;
经济复苏的“奇迹”,《中国工人》2010年第2期;
财政“自动稳定器”为何失效?《新理财》2010年10月;
谁在为中国央行买单?《英国金融时报》 2011年5月26日,《深圳商报》2012年5月31日转载;
“中国式”货币冲销的代价,《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1月3日,《民商》杂志2010年12月转载;
国库现金不能游离于预算法外,《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8月16日,《中国投资》2012年9期转载;
中国式“紧缩”,《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3月15日,《消费日报》2012年4月5日转载;
诺贝尔经济学奖切中世界复苏之“痛”,《深圳特区报》2010年10月12日;
政策空间逼仄的美国,《南方周末》2011年3月31;
中国职业教育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差距:基于工业化进程的评估,《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4期;
美国国债评级展望下调的根源及前景——基于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展望的分析,《中国货币市场》2011年6月;
中国国库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1月;
完备社会信息数据让改革有的放矢,《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10月12日;
基于PKI的校园网计费认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应用》2002年6月;
安全电子邮件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工程》2002年6月;
关于上极限与连续单调函数运算的交换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1月。
著作代表:
《霸权的危机——美国巨额财赤与债务风险研究》,作者陈建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主讲课程: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
《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及战略应对——二十大精神学习辅导》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