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玫瑾
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李玫瑾
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的研究、教学与科普工作。已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犯罪综合治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公安部部级项目“社会心理调查研究”,国家哲学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科研项目;已发表“系列奸杀案犯罪心理分析”“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违法犯罪预防中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犯罪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等多篇研究报告与论文;已出版《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谁在犯罪》《犯罪心理画像》《心理抚养》等多部专著。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资源信息库”名单、中央国家机关“最守欢迎的法治人物”、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第九届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等荣誉称号与教学奖励。
研究领域:
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研究特长:犯罪心理分析及画像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研究;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有组织犯罪问题等。
主要履历:
李玫瑾,1958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犯罪心理学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玫瑾于1982年1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后任教于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刑侦教研室;1992年到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挂职锻炼;2013年入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资源信息库”,10月参加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节目录制;201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录制,2月参加录制泛文化节目《圆桌派3》第三期录制;2023年3月作为嘉宾参加中国青年人成长节目《开场白》第二季。2024年6月20日,参加的脱口秀节目《圆桌派第七季》播出。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的教学与科研。
荣誉奖励:
中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奖。
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中央国家机关“最受欢迎的法治人物”。
全国三八红旗手。
北京市家庭教育爱心之星。
北京市家庭教育三十年公益人物奖。
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突出贡献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个。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模范教师。
科研课题:
1987年参与国家哲学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
199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组织犯罪心理研究》
1997年主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级项目《犯罪心理研究》
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犯罪综合治理与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1999年主持公安部部级项目《社会心理调查研究》
2000年参加全国妇联《反对与制止家庭暴力》项目
2000-2001年承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受害保护》等。
2001年主持公安大学引智项目《犯罪侦查与心理画像》。
著作代表:
《犯罪心理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
《犯罪心理画像一一行为证据分析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
《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
《犯罪心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