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纬民
超算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兼任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郑纬民
超算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海致科技首席科学家,兼任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学术专家委员会主任。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纬民院士主要学术方向为网络存储系统,长期从事网络存储系统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存储系统扩展性、可靠性和集约性等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研制的网络存储系统、容灾系统和自维护存储系统在多个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郑纬民与合作者一起发表论文530余篇,著作10余部。郑纬民作为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学科带头人,将集群计算机、CPU设计、网格计算、高性能存储等确定为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在他的带领下,用一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了中国当时运行频率最高的高性能嵌入式CPU-THUMP107,其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0.5W。截至2009年7月,他领导的网格计算研究组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已推广到20多家重点大学使用。由他牵头完成的生物信息学网格已经投入实际运行,每天的用户访问量超过了5万人次。所研制的网格中间件、网格监控系统和网格互连互通技术己应用于国家科技大平台、上海科技大平台和某国防单位。
研究领域:
郑纬民长期从事并行/分布处理、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国家发明二等奖1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ACM戈登.贝尔奖。所授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已编写和出版计算机系统结构教材和专著10本。
人物履历:
1946年,郑纬民出生于浙江宁波东钱湖镇利民村。
1962年,从东钱湖中学(现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毕业。
1965年,从横溪中学(今正始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1970年,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并留校任教。
1982年,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
1985年-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分布操作系统研究。
1989年-1991年,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参加函数语言并行编译系统研究。
2016年11月,在美国举行的全世界高性能计算大会上,郑纬民及其团队获得戈登·贝尔奖。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3年1月,参加《酷啊未来 中国科技创新之夜》。
2024年1月,参加2024计算机创新大会,获得2023年度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成就奖终身成就奖。
主要奖项:
1996年,高性能可扩展机群结构并行计算机系统(国防预研项目),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计算机系统结构电子,获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6年,可扩展并行机群系统(863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面向对象语言的并行编译技术(863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并行图归约智能工作站(863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军用软件开发新技术(国防预研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