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领导用人与激励艺术
《领导用人与激励艺术》
授课导师:
董明——中央党校教授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6小时(6小时/天)
课程纲要:
一、领导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什么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人类发展至今最为精湛、最为复杂的艺术。为什么?因为领导艺术是与人打交道的学问。领导艺术有三个特点:第一,灵活性;第二,创新性;第三,经验性。
讲到领导艺术,我们还要把握好三个基本前提。第一,我们只讨论现有社会背景下的领导艺术。第二,我们只讨论领导艺术的具体操作。领导艺术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涉及一系列的操作手段。第三,我们要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两个角度去看领导艺术。本期报告,无论你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可以有所收获。
二、领导艺术的运用
(一)识别人才之眼
古人有句话叫“知人善任”。人都不识,怎么来用人呢?所以,用好人的前提是要先识好人。在我看来,识人与用人同样重要。
作为领导如何识人?这要求领导要有识别人才之眼,眼光要好。很多人问我,“老师,什么是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人才的标准很简单,“中专以上学历、初级职称以上”就算人才了。但是,这个标准到了今天,就不完全合适了。当前背景下,我们的领导一定要把身边员工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出来,要相信身边有人才。
我认为,作为一个领导,首先要是个好的心理学家。我说的心理学家并不是指看了点心理学书籍,写了几篇心理学的论文的人。如果想成为好的心理学家,必须懂得人心、把握人性。因为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二)寻求人才之法
当前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每个领导要表现出对人才的真心渴望。所以,我认为“感情留人”是第一要务。作为一个领导,一定要有开阔的心胸。
(三)吸引人才之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我们在激励别人时要有的放矢。什么叫有的放矢?就是首先要满足人的需要。
1.生理需要。一个人的生理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以食、衣、住为主要代表。
2.安全需要。人不可能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3.归属和爱的需要。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独来独往,人与人要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会体会到关爱。
4.尊重需要。当一个人的“归属感”开始满足时,人就产生了对荣辱的需要。这也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使用的重要原因。
5.自我实现需要。当以上四种需要都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当一个人的文章发表了,或者他写的书出版了,这个人就会感到其自身价值被认可了,也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要是人就有这五个方面的需要。所以,激励必须要满足人的这五方面需要。除了“感情留人”,作为领导者还要做到“事业留人”。
(四)使用人才之术
公平心是使用人才之术的关键。比如,员工所作的贡献要与其报酬相符合。就是员工干了活,做了贡献,就应该给予好处,不能不给或者少给。作为领导,还要把员工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出来。另外,领导不仅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还要具有很强管理能力。
(五)保护人才之魄
我们来看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观点。据说,有一年他的企业在进行年终总结,有一个部门的经理站起来汇报说,我今年干了什么,取得了多少成绩,营业额多少,销售额多少,这个经理汇报的内容全是他自己的优点。当然,这个经理在汇报最后也讲了几点微不足道的缺点。松下幸之助听完了汇报后,对这个经理说,你现在到会计室领三个月工资,你离开我的企业吧。这个部门经理很惊诧,他认为自己干得蛮好的,让他走人,没有道理。松下幸之助问这个经理,你是上帝吗?这个经理说,不是。松下幸之助又问,你是神仙吗?这个经理说,不是。松下幸之助说,你既不是神仙,也不是上帝,怎么能干活不犯错误呢?松下幸之助说,你干了那么多活,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居然没犯大错误,要么是你把手下的成绩据为己有了。要么是你在工作中墨守陈规,没有任何创新。
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的观点,允许员工出现合理的错误。也就是说,作为领导者、管理者,要对下属犯的错误有一定的包容性,要有容错率,要保护我们的人才,让他们在创新时,可以大胆地去实践。
老师简介:
董明,男,1958年1月生,浙江杭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访问学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特聘教授。1998年至1999年在中共温州市委挂职一年。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领导科学、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要讲授《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执行》《领导艺术》《企业领导艺术》《领导决策与创新思维》《领导用人与激励艺术》《领导协调与沟通能力》《领导授权与监控方法》等专题课程。2013年获得国家行政学院优秀教学奖二等奖。2014年讲授的《改革与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系统》被评为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课。出版《领导艺术:一门可操作的学问》《中国公共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东方理论与中国现代化之路》《公共行政概论》《中国行政发展》《中国干部人事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重要期刊发展学术论文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