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建平:高效团队的领兵之道
《高效团队的领兵之道》
授课导师:
欧建平——国防大学原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4级(正军)
课程时长:
本课程授课时长为2天(6小时/天)
课程纲要:
一、什么样的队伍才算是高效团队?
1.上下同欲
“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到不是为他人打仗,而为自己、为人民打仗。”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63页
(1)我们需要明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
(2)“上下同欲者胜”。
2.三军一人
凡战:三军一人,胜。——《中国古代兵书集萃 司马法》
3.甘于“啃骨头”
“共产党的部队打胜仗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国民党打仗不行,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都想‘吃肉’,没人‘啃骨头’。”——董其武
“打仗有个‘吃肉’和‘啃骨头’的关系。‘啃骨头’的部队,仗打得硬,牺牲大,俘虏和缴获少。而‘吃肉’的部队,仗打的痛快,牺牲少,俘虏缴获多,功劳也大”。——刘伯承
4.友谊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连接在一起,亲切的称呼,崇高的友谊,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集体。”
5.部队就是我的家
(1)“以连为家”、“以团为家”
(2)要给军旗争光,不给单位抹黑
(3)敢打敢拼勇向前,紧密团结如一人
二、怎样带出一支高效团队?
1.“统起来”
所谓统起来,就是要形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思路,统一的行动。
2.“合起来”
团队、团队,不团结就不成其为队伍,不合作就无法生存。
(1)合心
“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上海复兴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事业凝聚人心。
(2)合力
小合作,小作为;
大合作,大作为;
不合作,没作为。
(3)合拍
一是任务清楚;
二是配置合理;
三是分工明确;
四是组织科学;
五是衔接有序。
3.“活起来”
(1)释放个性
团队精神≠集体主义: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物,渡河不如舟;
舍长就其短,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慎物多苛求。
(2)优化机制
富贵之门皆出于兵。——《商君书 赏刑》
(3)鼓励机制
任正非:“我们还是要敢于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敢于向优秀的奋斗者倾斜。在高绩效中去寻找有使命感的人,如果他确实有能力,就让他小步快跑。差距是动力,没有温差就没有风,没有水位差就没有流水。我要主张激励优秀员工,让火车头拼命拉车始终保持奋斗热情。”
三、如何让团队具有高效的执行力?
1.激发打赢士气
邓小平: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2.提高打赢能力
(1)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2)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3.养成打赢习惯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习惯。
4.严格打赢纪律
(1)严守政治纪律,绝对听指挥;
(2)严守组织纪律,自觉守规矩;
(3)严守群众纪律,发扬好传统;
(4)严守财经纪律,坚定反腐败;
(5)严守保密纪律,确保无闪失。
5.培育打赢文化
(1)忠诚
三流的团队靠义气,二流团队靠制度,一流的团队靠文化;
军事不过硬,一打就垮,政治不过硬,不打自垮;
忠,敬也,从心;
诚,信也,从言。
(2)荣誉
朱德:“部队人人都精神振奋,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这样就会打胜仗。”
(3)敬业
(4)创新
(1)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军队还是地方,如果没有创新文化,就没有发展前途。军队不创新,就打不了胜仗,团队不创新,就无法生存。
(2)执行指示不机械。
四、打造高效团队的关键是什么?
1.修好身
(1)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2)智、信、仁、勇、严。
(3)有战略、有勇气、有韧劲、有格局。
2.带好头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3.担好责
(1)在困难和矛盾面前左顾右盼、畏首畏尾、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
(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出事,宁可少干事,甚至不干事。
(3)有钱不敢花、有权不敢用,哪怕无所作为,也决不承担任何风险。
4.顶好梁
指起非常重要作用的人或事物,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在社会生活中,诚信就是顶梁柱;单位里,骨干力量就是顶梁柱;支撑家庭的人,是家里的顶梁柱。
老师简介:
欧建平,男,国防大学原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4级(正军),军队建设学学科带头人,军事学博士,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理事。曾任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军师机关干事、装甲兵处处长,国防大学党委秘书、防务学院办公室主任、省军区副参谋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军队建设战略管理、军队改革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科学决策。撰写主编了《军队管理学教程》、《中国对外军事培训管理与创新》、《军队领导与管理案例研究》、《科学管理与军队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读本》等教材和书籍。撰写论文、研究报告100余篇,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8、2009、2010年获得国防大学优质大课奖。解放军专业技术优秀人才一类奖获得者。两次为中央军委做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