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
个人履历:
侯云春,1952年10月生,山东临清人,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04月,任国家经委综合局副处长;1988年至1993年, 任物资部政策研究司、政策体制法规司历任处长、司长助理、副司长;1993年年1996年,任国内贸易部行业管理司副司长;1996年年2002年,任国家经贸委历任办公厅副主任(正司级)、研究室主任兼办公厅副主任、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2002年04月至2013年04月,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商品流通和市场管理、工业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曾参加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委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近些年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中国特色城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贸》《中国经济周刊》《国际商务财会》《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中国经贸导刊》等全国性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中日企业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建言》等著作多部。
国研报告:
[1] 法国、芬兰国资体制和国企分类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
[2] 中小企业劳动用工与社会保障的新环境问题和对策建议。
论文代表:
常山经验对山区县实现共同富裕的借鉴意义,《中国经济时报》2023年03月31日;
为新经济成长提供肥沃土壤,《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3日05版;
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需在三方面提升,《潇湘晨报》2020年11月21日;
2020年全球经济不乐观 中国经济不悲观,《中国农村金融》2020年第1期;
侯云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经贸》2019年第7期;
新时代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明确的三个定位,《清华金融评论》2019年第1期;
防范金融风险要有金融技术加持,《中国商界》2017年第9期;
依托优势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报告》2017年第3期;
供给侧改革会给拍卖业带来新机遇,《中国拍卖》2016年12期;
侯云春:发挥"互联网+"在西部全面小康建设中的杠杆作用,《小康(中旬刊)》2015年第7期;
促进经济发展平稳转换,《中国政协》2014年第12期;
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中国经济新常态增长点,《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12期;
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反思,《全球化》2013年第7期;
加快建立分层次住房制度和相应政策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6期;
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完善市场体制与成熟市场主体,《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年第10期;
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于改变利益和政绩"指挥棒",《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8期;
从外贸500强发展为国际化经营500强,《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第9期;
中小企业发展新环境新问题新对策,《中国经济报告》 2011年第6期;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际技术装备与贸易》2011年第4期;
以政府管理创新促发展方式转变,《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5期;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经济界》2009年第6期;
当前经济走势、面临问题分析与相关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产业更要走出去,《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第41期;
注重经营战略,应对更大挑战,《中国经贸导刊》 2003年04期;
入世后国家经贸委倾力迎战,《中外管理》2002年03期;
企业的大型化和小型化,《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期;
搞好经贸委系统普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第17期;
解读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市场》2001年第1期;
要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第19期。
著作代表:
《国企改革建言》
《经贸法制新论》,作者侯云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01月出版;
《三年攻坚: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侯云春主编,九洲图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
主讲方向: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百强房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把握机会,做足功课,在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精准发力》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