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军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张军扩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个人履历:
张军扩:男,1961年6月出生,陕西临潼人,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组成员兼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机关委员会书记,中央第十六指导组副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西北大学、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至1982年9月,西北大学政治理论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经济研究所外国经济学说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6月至2021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历任:副科级咨研员、正科级咨研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期间:借调新华社香港分社研究室研究员),经济综合研究部负责人、副部长、研究员,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兼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机关委员会书记。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财政与金融、经济改革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出版《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调查与研究》《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资本市场新论:与企业重组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累计100 多篇。荣获1997年政府特殊津贴,1999、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25年3月,被授予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荣誉奖励:
荣获1997年政府特殊津贴;
荣获1999、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
荣获第八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学术著作:
《 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作者:张军扩、余斌、吴振宇,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08月出版;
《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调查与研究》,作者: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08月出版;
《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作者: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刘云中,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资本市场新论:与企业重组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作者:刘世锦、张军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01月出版;
《面对增长之波》,作者:张军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作者:吴敬琏、张军扩、刘世锦、陈小洪,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01月出版;
《中国经济实况分析1989》,作者:吴敬琏、张军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文章代表:
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经济日报》2018年02月01日第14版;
企业高质量发展应主攻四个方向,《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01月30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特征,《经济日报》2018年01月04日第14版;
雄安新区打造 创新发展示范区意义重大,《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11月24日;
新形势下增强发展新动能需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11月20日;
打造中国动力谷 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11月03日;
发挥智库支撑引领作用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05月15日;
发挥智库优势,深化政策沟通与发展战略对接,《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05月16日;
增强京津冀发展协同性的重大部署——就雄安新区建设答记者问,《经济日报》2017年04月07日第06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辩证思维,《人民日报》2017年04月05日07版;
为经济企稳回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02月20日;
新常态核心要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01月16日;
进一步增强和拓展经济增长新动能,《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12期;
当前经济形势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北京日报》2016年11月21日;
通过改革释放中高速增长潜力,《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11月08日;
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日报》2016年08月11日07版;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07月04日;
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08月05日第07版;
做好今年政策咨询研究工作有四个要点,《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03月01日;
让双创成为发展新动能,《经济日报》2016年02月25日第01版;
为何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01月04日;
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没有变,《人民日报》2015年12月04日;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制造业转型路径,《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11月06日;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9月17日;
分析经济形势要有全面和综合的观点,《经济日报》2015年07月17日第01版;
促进经济增长阶段平稳转换,《人民日报》2015年07月13日07版;
深化改革 跨越“制度高墙”,《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7期;
正确引领新常态,《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3月12日;
新常态下的中长期增长前景,《经济日报》2015年02月13日第14版;
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2月04日;
要加快形成发展方式新常态,《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01月26日;
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光明日报》2014年11月12日第15版;
增长阶段转换的实质、机制和挑战,《管理世界》2014年第11期;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事关现代化全局,《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10月21日;
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序言,《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09月10日;
深化改革 释放动力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日报》2014年03月11日 17 版;
《决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突破与创新《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1月28日;
中国需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智库,《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05月31日;
改革需要统筹协调,《经济参考报》2013年02月20日;
进一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核心课程:
《当前经济形势及展望》
《中国区域政策回顾与展望》
《当前经济形势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