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健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陈健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个人履历:
陈健鹏:男,1979年5月生,湖北谷城人,管理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年9月至2002年6月,就读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3年10月,人民交通出版社工作;2004年8月至2006年7月,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中澳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工商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9年7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主任科员,环境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副研究员,环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13年12月至2017年10月,担任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党支部宣传委员。2010年12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从事(兼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监管体制与政策、环境污染形势分析、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主持或参与重要科研课题50多项;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观察》《环境保护》《农业经济与管理》《世界农业》《中国改革》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几十篇;出版《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变化历史趋势国际比较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经验与政策选择》等多部著作。
荣誉奖励:
2017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奖励”荣誉;
2015年,被授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度优秀调研报告奖励”荣誉;
2015年,被授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荣誉;
2011年,由于现阶段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比较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优秀课题”荣誉;
2013,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
2013,第15届孙冶方著作奖;
2009,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特等奖。
科研课题:
2010年,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度青年招标课题“现阶段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比较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课题负责人);
2011年,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年度青年招标课题“我国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监测统计考核机制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1年,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9批面上资助 “我国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监测统计考核机制研究” (资助编号:20110490512)(课题负责人);
2011年,主持农业部2011年软科学课题“现代种业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1110)(课题负责人);
2012年,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批特别资助项目“我国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监管问题研究” (编号:2012T50169)(课题负责人);
2013年,主持环境保护部委托课题“大气监测预警财政支撑体制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4年,主持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应急课题“中国环境监管体制与现代国家建构研究”;
2015年,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5年度(副研以上)招标课题“主要国家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变化历史趋势比较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5年,主持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中国环境拐点判定与环境监管调整研究”(课题负责人);
2016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项目“国家及主要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路线图研究”课题一“我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与差距分析”(课题编号:2016YFC0207501)(课题负责人);
2017年,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度(副研以上)招标课题“深化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研究”(课题负责人)。
论文代表:
"十四五"时期应建立环境监管影响分析制度, 《中国发展观察》2022年第2期;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体系及问责机制:演进历程、问题和改进方向,《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从政府监管视角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2期;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第24期;
高度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绿叶》2017年第2期;
流域联防联控与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改革》2017年第12期;
"十三五"时期中国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形势、目标与若干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1期;
跨越峰值阶段的空气污染治理——兼论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总量控制制度,《环境保护》2015年第21期;
全球现代种业的演进轨迹——基于三大跨国种业公司成长视角,《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5期;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污染防治,《中国产经》2014年第4期;
监管为何失效?《中国改革》2014年第1期;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与存在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发展研究》2013年第10期;
世界种业市场变化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第7期;
跨国种业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评论》2013年第3期;
现阶段完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思路和建议,《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年第1期;
现阶段应谨慎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12期;
跨国种业公司成长的启示,《农村工作通讯》2012年第4期;
新世纪以来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回顾与未来形势展望, 《中国发展评论》2012年第1期;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应用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基于政策工具演进的视角,《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
谨慎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中国发展评论》2011年第1期;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现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0年第7期;
转基因抗虫性对玉米单产和总产出的影响研究,《粮食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2期;
亟待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行整体战略研究,《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全球生物燃料的发展对国际粮食市场和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世界农业》2009年第4期。
著作代表:
《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变化历史趋势国际比较研究》,作者:陈健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年出版;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经验与政策选择》,作者:陈健鹏,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08月出版。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