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中心原主任,研究员
个人履历:
姜奇平:男,1962年7月出生于北京,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中心原主任、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原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主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荣誉会长,国资委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咨询组专家。 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农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原国务院信息办政策法规组、原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农民日报》十佳新闻工作者之一。长期从事信息化、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9年姜奇平率先在国内提出“知本家”概念,出版《知本家风暴》一书,开启中关村知识经济的历史先声。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创新时代,他再一次领导潮流,2000年5月16日,与胡泳联合创办了互联网网络学及商务管理模式为研究重点的互联网经济与发展中心。是多部丛书的主编,包括“数学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硅谷时代丛书”(友谊出版社)。他的其他著作还有《数字财富》、《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等。作为电脑网络发烧友,他身体力行数字化生存,坐拥七台电脑在家联为局域网。具有超过3000小时的上网经验,曾开发软件或著作权证书,著有技术专著《非专业人员的电脑控制术》《电脑诊室》等;出版《网络经济:内生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分析》《分享经济: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长尾战略》《数字化时代的人与商业》等专著、合作20余部;在《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互联网周刊》《技术经济》《中国信息化》《中国社会科学》《人民论坛》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荣获2007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中十名“启蒙者”之一、2007年“中国传媒思想贡献奖”、2006年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化论文大奖一等奖、2008年中国信息经济学家年会论文一等奖。1999年北京青年报财富人物、1999年中国互联网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
论文代表:
数字化转型、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技术经济》2024年第4期;
从阿里内外透视马云回国,《互联网周刊》2023年第8期;
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效应、路径与机理,《产业经济评论》2023年第4期;
数字化助推智慧城市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2022年第7期;
决定中美互联网前景的四大因素,《互联网周刊》2022年第3期;
新金融秩序下"信息—金融"数量价格传导机制与数字金融风险监管,《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期;
自上而下推进工业互联网,要避免穿工业互联网新鞋、走旧经济之路,《企业观察家》2019年第7期;
用网络方法解释网络经济学,《财经问题研究》2018年第5期;
互联网有没有一个“中国路线”?《互联网周刊》2017年第7期;
重新认识新经济内涵,《中国信息化》2017年第3期;
分享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政策含义,《中国信息化》2016年第12期;
区块链与货币哲学的发展,《中国信息化》2016年第11期;
网络经济需要怎样的均衡,《互联网周刊》2016年第7期;
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影响,《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第5期;
互联网改变就业的宏观经济学机理,《互联网周刊》2016年第5期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联合国讲演录,《互联网周刊》2016年第5期
国网络的信息哲学——牛津大学讲演,《互联网周刊》2015年第12期;
三生万物:复杂共同体视角中的“互联网+中国”,《读书》2015年第12期;
“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5期;
移动应用平台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中国广播》2014年第9期;
互联网中国思想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逻辑,《互联网周刊》2014年第2期;
管理3.0时代海尔经验的新范式,《中国企业家》2014年第1期;
行政环境与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论互联网领域反垄断的特殊性——从“新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与二元产权结构看相关市场二重性,《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第4期;
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力量,《互联网周刊》2013年第1期;
为什么是分享型经济?《互联网周刊》2013年第1期;
创客:再工业时代的新人,《IT经理世界》2012年第11期;
大数据与信息社会的意义结构,《互联网周刊》2012年第6期;
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互联网周刊》2012年第4期;
O2O商业模式剖析,《互联网周刊》2011年第10期;
电子商务发展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1年第2期;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道路和政策选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7期;
IP网络技术创新与新世纪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美欧信息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6期。
著作代表:
《网络经济:内生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分析》,作者:姜奇平,中国财富出版社2018年出版;
《分享经济: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作者:姜奇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基于均衡的效率与效能分析》,作者:姜奇平,中国财富出版社2015年出版;
《新文明论概略(上、下)》,作者:姜奇平,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
《没有两片雲是一样的》,作者:姜奇平,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
《后现代经济: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作者:姜奇平,中信出版社2009年出版;
《长尾战略》,作者:姜奇平,中信出版社2007年。
《新知本主义:21世纪劳动与资本向知识的复归》,作者:姜奇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体验经济——来自变革前沿的报告》,作者:姜奇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出版;
《新商业模型》,作者:姜奇平,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
《数字化时代的人与商业》,作者:姜奇平,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出版;
《数字财富》,作者:姜奇平,海洋出版社1999年出版;
《21世纪网络生存术》,作者:姜奇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主讲课程:
《我们这个时代的财富将向哪个方向转移》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AI大模型应用思考》
《互联网之道:思维与感觉》
《数字经济的宏观影响》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