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邢怀滨
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邢怀滨
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教授
个人履历:
邢怀滨:男,1973年10月生,山东桓台人,中共党员,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教授。1996年毕业于沈阳黄金学院(现已并入东北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和200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先后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4月至2005年9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后任教于东北大学。2009年至2020年在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工作,历任处长、主任助理、副主任,2017年挂任广西科技厅副厅长;2018年任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2020年10月至2024年任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现任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创新战略管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公共政策、区域创新与产业动力学等。多次参加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论证工作,其中,2004年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1999年作为主笔人之一提交的《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战略》报告,被辽宁省政府以辽政办发[1999]56号文件印发全省;参加完成多篇政策研究报告,报送国家有关部委作为决策参考。近年来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与参著2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条件重大项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等10多项。曾获中国发展研究一、二等奖(2003、2001),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要贡献奖(2004),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辽宁发展研究一等奖(2000)、辽宁省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论文一等奖(2002)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论文代表:
邢怀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科技发展的战略部署与改革经验,《国际人才交流》2021年第7期;
科学领域学术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国科学基金》2017年第4期;
基于变革理论的科研项目全周期管理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第3期;
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10期;
典型的国家创新评价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监测评估的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2期;
自然科学基金促进人才成长的对策与绩效研究,《科研管理》2015年第6期;
论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向度及其辩证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9期;
工程创新的“壁垒-陷阱”分析,《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之管见,《现代教育管理》2008年第6期;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社会建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研究述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3期;
建设国家测量体系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5期;
邢怀滨:科技奥运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三个关键问题,《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建设我国国家测量体系的研究,《中国计量》2006年第10期;
政府在基础技术发展中的角色——以测量标准为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6期;
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探索与政策含义,《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公共科技政策分析的理论进路:评述与比较,《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4期;
均衡与演化框架下的技术政策比较,《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界定与政策含义,《科学技术与辩证》2004年第4期;
建构性技术评估及其对我国技术政策的启示,《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3期;
技术全球化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1世纪——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经济与法》2000年第6期;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产业的衰落与振兴-兼论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年第8期;
知识创新与创新体系,《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著作代表: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邢怀滨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07月出版。
主讲课程:
《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板和产业高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内涵、能力与政策》
《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政策》
《新质生产力的意义与实践》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