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雒树刚
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雒树刚
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个人履历:
雒树刚,男,1955年5月生,河北南宫人,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党组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央文明委办公室主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1971年2月参加工作,198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学习;1983年09月至1986年0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建专业学习。1993年至2000年02月,历任:《求是》杂志社政治理论部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副秘书长兼理论局局长;2000年03月至2020年08月,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2020年08月至今,历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章代表:
文旅发展的三个问题,《中国旅游研究》2022年11月28日;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4日;
旅融合演讲全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产业评论》第2199期;
奋力开创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党建》2019年第2期;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求是》2018年第10期;
进一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国青年报》2017年09月22日03版;
坚持走文明和谐之路,共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7年09月21日;
示范区应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文化报》2015年08月26日;
做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有力支撑,《中国文化报》2015年07月02日;
加强艺术科研,建设国家文化艺术智库,《中国文化报》2015年01月16日;
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新华日报》2015年01月06日
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4期;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人民日报》2014年11月24日;
用转作风实际成效推动基层宣传工作创新,《天津日报》2014年03月31日;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2月03日;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2月07日。
著作代表:
《中国节日志:苗志》,作者雒树刚,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07月出版;
《党内监督》,作者雒树刚,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05月出版。
演讲主题:
《文旅融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谈谈研学旅行发展》
《谈谈非遗的系统性保护》
《推进全国文旅消费要重点做好8项工作》
《丰富民宿供给、深化全域旅游》
《文旅发展的三个问题》
《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