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毅中
工业和信息化原部长、党组书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李毅中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党组书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个人履历:
李毅中,男,1945年3月生,山西大同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党组书记,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6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曾长期在石油化工领域工作;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1997年至1998年任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1998年至2002年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00年至2003年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2003年至2005年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2005年至2008年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委书记。2008年至2010年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李毅中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科学中国人》《中国国情国力》《中国经贸导刊》《行政管理改革》《中国发展观察》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论文代表:
推进双碳要平稳过渡不可冒进,《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22年第10期;
增强认知、找准差距,加速发展数字工业,《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2年第9期;
我国工业制造业数字化的探索实践,《中国国情国力》2022年08期;
李毅中: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稳中求进,《经济导刊》2022年第8期;
数字军工创新发展,《军工文化》2022年04期;
新变局下我国工业制造业的使命和担当,《科学中国人》2021年第36期;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是缺乏投资,《科学中国人》2021年第7期;
努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20年第3期;
推动工业设计高质量发展,《智慧中国》2020年01期;
李毅中:要科学选择制氢路径,《中国石油石化》2020年1期;
完善机制、跨界融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科技产业》2019年第12期;
发展数字经济要从企业做起,《中国民商》2019年第1期;
AI的灵魂是人的意识和思维, 《浙商》2017年第13期;
补短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10期;
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实现协会转型发展,《化工管理》2016年第4期;
供给侧改革,工业企业如何落实,《中国中小企业》2016年4期;
不能轻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34期;
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19期;
把握关键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电器工业》2015年第8期;
要重视生物质能源开发规划,《唯实:现代管理》2015年第6期;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国品牌》2015年第5期;
混合所有制经济可有多种实现途径,《现代信息科技》2015年第1期;
顶层设计怎么做?《西部大开发》2014年第3期;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企业改革,《全球化》2014年第2期;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落实到企业做好顶层设计,《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4期;
制造业发展要树立四个观念,《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第12期;
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须警惕“脱实向虚”,《市场观察》2013年第10期;
适应世界能源新变化改善我国能源布局,《全球化》2013年第7期;
深化改革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7期;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代企业》2013年第3期;
过度投资警钟长鸣,《资本市场》2012年10期;
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几点建议,《汽车纵横》2012年第8期;
李毅中:节能与薪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太保守,《创新科技》2011年第7期;
有效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 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纵横》2011年第7期;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2期;
努力做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0年第10期;
积极探索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现工业和信息化科学管理,《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3期;
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企业管理实践与思考》2010年第1期;
关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信息界》2009年第11期;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当代经济》 2009年第14期;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4期;
坚持扩大投资与调整结构并重,《求是》2009年第2期。
主旨演讲:
《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深向实》
《增强认知、找准差距、加速成长》
《智能网联汽车应为实现“双碳”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工业制造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实现新型工业化要靠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