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总部经济理论创立者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赵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总部经济理论创立者
个人履历:
赵弘:男,1962年生,山西垣曲人,总部经济理论创立者,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北京“高创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委员会委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天津市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顾问、丰台区人民政府顾问、朝阳区人大财经顾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首都经济、总部经济等,在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专著——《总部经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总部经济已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武汉等10多个中心城市确定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写入“十一五发展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先后主持省、部级及区级政府委托研究课题30余项,在《经济问题探索》《瞭望》《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总部经济》《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中关村发展蓝皮书》等专著10余部,发表论著300余万字,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5项,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近年来,赵弘研究员应清华、北大等高校,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东北亚投资博览会等全国性论坛,以及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青岛、重庆、成都、沈阳、大连、长春、济南等几十各城市及区县政府的邀请,举办总部经济、区域经济等专题报告、讲座等180余场;先后赴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阿根廷、秘鲁、古巴、新西兰、印度等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
论文代表:
把产业对接合作作为重中之重,《经济日报》2021年07月21日;
京津冀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动态测评及其分解研究——基于超效率 CCR-DEA 模型和 Malmquist 指数的度量,《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第11期;
构建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关村》2005年第12期;
中国文化外贸的亮点与机遇,《瞭望》2005年第7期;
以总部经济提升首都经济综合竞争力,《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总部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著作代表:
《区域蓝皮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2021)》,作者:赵弘、游霭琼、杨维凤、王德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03月出版;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作者:赵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作者:王小兰、赵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年》,赵弘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
讲座主题:
《总部经济如何破解“木桶效应”困局》
《北京“大城市病”治理及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市治理与都市圈建设》
《解读总部经济》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