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公众号
手机网站
热门关键词:
政府官员
经济学家
国学文化
企业家
企业培训
网站首页
名师推荐
党史党建
军事国防
国际关系
经济金融
经管智慧
科技前沿
历史文化
名家智库
高校教授
院士专家
政府专家
文化学者
商界精英
实战讲师
协会专家
大咖论道
大咖观点
大咖现场
培训动态
名家课程
师质优选
讲师课件
关于名家
名家业务
企业文化
资质荣誉
宣传视频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名师推荐
名家智库
大咖论道
培训动态
讲师课件
关于名家
联系我们
名师推荐
名家智库
大咖论道
培训动态
讲师课件
关于名家
联系我们
热门
黄奇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要抓好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
2024-01-19
请大咖,找名家!请大咖,找名家!
2023-12-01
大咖论道
大咖观点
大咖现场
文章
黄奇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要抓好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
企业要转型突破,得从组织架构调整开始!
金一南:从历史看什么样的领导值得追随?
王金南:《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
名家讲堂
日期:
2025-03-31
点击:
998
属于:
大咖观点
作者: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绿色低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人口、经济总量均占北方地区的五分之一以上,同时山东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均居全国前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格局具有典型代表性。推动山东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躲不开、绕不过且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探索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模式,是国家所需和山东所能的结合,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起到攻坚、突破、示范效应。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山东是我国工业门类最齐全、基础最雄厚、结构最完善、配套最完备的省份之一,100多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前三位,46种产品产量居首位,在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版图中举足轻重。特别是山东近年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2021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1.7%,较2017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6.8%,较2017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入选国家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首位。但同时,山东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产业结构总体偏重等问题,绿色发展任务依然紧迫。
《意见》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依托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探索形成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模式。这既是对山东近年来新旧动能转换成效的高度认可,也是未来政策的接续。例如,2021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5万亿元,培育了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蓝海、橙色云4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意见》支持山东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山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人才,经略海洋具有先发优势。《意见》提出,建设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基地,建设国家深海基因库,打造集成风能开发、氢能利用、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建设等的海上“能源岛”。支持布局建设北方海洋环境应急处置中心等,对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对于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山东是能源消费大省,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核能等新能源,培育壮大风光核储氢、生物质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产业,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658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37%,其中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仍然很大。
《意见》明确,在确保能源安全可靠稳定供应的基础上,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山东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一体都具备打造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的条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意见》指出,支持山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利用鲁北盐碱滩涂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等建设规模化风电光伏基地。通过这些措施,到2025年,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有望达到1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实现翻一番。此外,山东在核电开发、核能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很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意见》明确,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在胶东半岛有序发展核电,推动自主先进核电堆型规模化发展,拓展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
三、构筑美好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意见》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了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和碳汇能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等任务举措。这充分表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发展成效。
近年来,山东全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新旧动能转换深度融合,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有序衔接,实施蓝天白云净土保卫战、“四减四增”行动等一系列举措,抓环保、强生态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山东细颗粒物(PM_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改善六成;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至75.2%,同比改善13.1个百分点,提升比例全国最高;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16家、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7个,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意见》中明确,深入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全面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开展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实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推动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强黄河口地区、东平湖蓄滞洪区综合治理,确保黄河下游长久安澜。
此外,《意见》提出的一些开创性举措,例如,运用水权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汇补偿和交易、绿色消费激励、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手段,推行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等精细化管理模式,严格实施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和自然岸线保有率目标管控等治理标准,在全国都具有重要示范效应。
东风浩荡,时不我待。山东应紧紧抓住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机遇,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更多工业大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更早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介绍:
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
。先后担任国家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等6个专项总体组专家、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主席等20多个学术机构职务。王金南院士一直从事气候、环境的控制及治理的研究、规划工作,率先设计了国家环境保护税、排污交易、生态环境补偿、绿色GDP核算等政策方案,并在全国实施应用。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连续13年的国家绿色GDP核算报告,创新提出了绿色GDP核算的2.0版本(GEP)和3.0版本(GEEP)。先后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出版了《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经济学》等11部专著,主持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至“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30多项国家规划,系统构建了国家污染减排工程方案决策规划、污染减排工程实施管理以及减排工程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估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为中国的环境规划学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第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共中央直接联系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绿色中国人物特别奖、国家优秀科技工作者、地球(瑞典)奖、国家环境科技领军人物以及22项国家和部级科技奖。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
[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
上一文章:
张荣臣:《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下一文章:
刘炳香:《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
媒体导航网站
凤凰网
腾讯新闻
中国新闻网
搜狗
新浪
CMS系统
百度搜索
科研机构导航
国务院发展中心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CMSw
复旦大学
交通大学
网站首页
名师推荐
名家智库
大咖论道
培训动态
讲师课件
关于名家
联系我们
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莲花南路1951号
联系人:
阎老师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名家讲堂 界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33760号
友情链接
名家讲堂
本网站上图片、文字、字体等,若发现侵害了您的版权,请联系mingca2019@163.com,我们尽快处理!
公众号
手机网站
技术支持:
友点软件
名家讲堂 界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337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