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个VUCA的时代(VUCA为美国陆军学院定义这个世界现状的专业术语,即:VOLATILITY波动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RXITY复杂性和AMBIGUITY模糊性等四个英文单词的简写),我们面临着多变而复杂的环境,拥抱变化成了无可选择的必然。但,如何在拥抱变化的过程中将不确定性变得相对确定,甚至稳定呢?这可能是当下所有积极作为的领导者一直在思索且试图找到答案的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答案原来就藏在领导者的领导力中。外界的一些不确定性,领导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领导的本质是什么?利用他人的力量与外界资源达成组织及个人的目标。领导没有领导力又怎能整合资源勾兑目标呢?!或许很多人说,不是不知道领导力重要,是不知道让领导力怎样变得更厉害!
好,这就是接下来要谈的有关重点:个人领导力修炼,我们要抓住什么?
1、自我认知。
“你算哪根葱?”这是我们习惯性用来讥讽一些“所谓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话。先别急着说别人,其实我们也存在并不了解“自己究竟是哪根葱?”的客观事实。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往何方?路对不对,怎么去?这些提问与回答实则是自我认知,这也是很多有想法、追求之人必须弄明白但却没搞清楚的大问题!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曾对企业经营者、领导者提过三个经典的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是什么?德鲁克之问,实质上是针对经营者、领导者对个人与组织自身事业愿景及自我认知的拷问。在身处“唯一不变就是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作为一个领导者(不管是自我领导,还是领导他人)是否有基于自我认知而形成的定力和能量去应付外界的一切变化。
自我认知不仅对普通人重要,对领导者尤为重要。自我认知较好的领导者,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懂得扬长避短,火候把握恰当,尺度掌控适合。自我认知较好的领导者更善于:不断提醒自己、客观看自己;不断自我反思,从自身内部找原因;愿意挖掘真实的自己,尤其是深层次的自己,了解自己行为和特点背后的动机和根因;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懂得发挥优势,也能坦然面对和管理好自己的缺憾和不足;能对自己保持敏感、好奇、活力和尊重,对他人、对周围的世界亦是如此。
当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及个人有了全面、清晰、准确的自我认知,就有了形成定力(坚定所从事事业的信念)、产生能量(靠相信的力量有底气、勇气去扬长避短、克难攻坚为之奋斗)、爆发力量(用事业意义、愿景、价值等去感动自己、感染别人)的基础。人只有有了精准自我认知的基础,就等于给自己领导力修炼注入了血液与动力,会成为一种自醒、自觉的修炼行为,否则即使锣鼓喧天也没法叫醒沉睡的人。
2、愿景目标。
都知道马云特会“忽悠”,原因在于马云靠嘴皮功夫“忽悠”到了早期创业的“十八罗汉”一起创业,开启了马云的商业帝国之旅。的确,马云是讲故事的高手,要知道当初的“十八罗汉”不仅带来了早期急缺的资金,更带来了急需的团队力量。现在回过头看,当初让“十八罗汉”愿意一起干,除了马云的嘴上功夫,更离不开马云提炼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强大愿景的诱惑。
职场经常存在一个现象: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来贵司工作?”时,领导者如何作答?结果却很令人意外,大多数领导者根本就无法给人一个具有吸引力、令人信服的理由。其实,不仅新晋领导,即便是一些老江湖的领导者也无法有效、清晰、及时地描述出其组织的愿景。但很多厉害的追随者又往往希望了解自己所在组织、团队走向何方、目标如何实现以及他们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双赢等一些他们关心的核心价值点。
领导者的愿景有助于解答这些疑问,有助于解释为何要树立这样的愿景目标、战略策略、发展路径。领导者如果说服不了自己,又怎能说服别人。要给别人一个强大的企图心,前提是领导者自己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大气明确、诱惑动人的方向愿景、目标。
可见愿景目标的作用与力量有多大!但愿景目标绝不是拍脑袋、张口而出的,一定是基于社会、市场的环境、发展趋势的洞察研究、认真分析、科学梳理提炼出来。愿景目标不仅是解决创业自身奋斗的动力与源泉的问题,也是从领导力特别是在企业文化、团队打造等方面修炼与发挥作用的指挥棒。
3、自我驾驭。
《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一行四人从东土到西域经历了各种诱惑、困难、挫折、恐惧,并在这些列的重重挑战中克服重重障碍后取得真经。在这一过程中,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等人都曾怀疑过、动摇过甚至撂过挑子、甩过包袱,唯独唐僧不为外界所动,坚定信仰毫无动摇,最终在唐僧的带领下修炼得道。论武功,唐僧比不了自己的徒弟,论聪明其也不一定比得过弟子,但拼定力、自律、自控,却没人能及。唐僧的定力、自控、自觉其实是对自我驾驭的最好诠释。
经营愿景和目标本身就是一场在不确定中没有尽头的修行,如果我们没有唐僧般的自我驾驭,自我驱动的定力、毅力、心力,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想成事很难。高明的领导者不是凭权力征服团队与成员,而是凭权威赢得团队的尊重与跟随。领导者如果没有优异的自我驾驭能力,又怎么能驾驭团队、驾驭组织?
自我认知、愿景目标、自我驾驭对领导者而言是存在逻辑关系的,自我认知决定愿景目标的合理性,自我自认、愿景目标决定自我驾驭的功率;自我驾驭又促进愿景目标的达成。一个人如果有了良好的自我认知、合理的愿景目标,就具备了自我驾驭的基础。
亚里斯多德说,“给我一个杠杆和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个人有了领导力修炼的基础就相当有了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支点,那领导力修炼的杠杆是什么?领导力的杠杆有四个纬度:技能、职能、心能、势能,这也是领导力修炼与提升的路径,我叫它“四维修炼”。
第一个是技能维度,和业绩相关的是叫做技能纬度,这是人在社会生存的基础能力。第二个是职能维度,和职责、目标履行与勾兑相关的叫职能,这是在平台生存或向上的价值。第三个是心能纬度,和个人信念、追求、精神、内在驱动力等相关的叫心能纬度,心能决定是否强弱,是否成长、成熟等。第四个是势能维度,和通过影响他人、整合资源实现目标相关的叫势能。
1、技能。
老话常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过去有一门手艺就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手艺就是技能,但手艺又不能囊括技能。领导力的功能和作用要求领导者所要具备技能至少包括:专业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概念提取能力、洞见穿透能力:
(1)专业技术能力。这主要指作业、工艺、过程所需要的知识水平、业务技能,它要求利用工具和特殊技术。对高层管理者来说,这些能力越来越与行业知识、规律趋势及对于企业经营的普遍理解与市场产品相关;对中低层管理者而言,这些能力和他们工作领域需要的特殊知识有关,如金融、人力资源、生产、电脑系统、法律以及市场营销等。
(2)人际交往能力。这是指与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即协作与合作的团队精神。松下幸之助说,“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将来还是沟通”,可见沟通及人际交往是多么重要!该技能要求领导者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下属可愉快地工作,顺畅地表达意见。人际沟通技能包括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理解并激励他人的能力,这个“他人”指的不仅是个人,也包括集体。因为管理者要依靠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来与他人沟通,激励他人,领导他人,并解决争端。
(3)概念提取能力。“穷人容易上便宜的当,富人容易上概念的当”。概念技能要求领导者能够创造新概念、形成新愿景、设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管理学者认为,领导者就是“玩”概念,事实上也是如此,比如马云、雷军、任正非等都是提概念、讲故事的高手。比如:有钱才能创业,这是老观点;没有钱照样可以创业办事,这是新概念。用新概念可以做以前认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未来的经营还要靠“玩”概念,有了新概念就能把握未来机会,就能有新的财富。概念与概念联系起来就是理论,就是模型。对高层领导而言,概念技能最重要。
(4)洞见穿透能力。《教父》里有句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能看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和花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的结果是不同的”。思想觉悟、洞见穿透能力与增强个人地位、建立权力基础及建立恰当的人际关系也息息相关。具备较好穿透能力的管理者比起那些不具备该项技能的人来说,更能抓住事物的特质,更能指导团队并能团队带来资源。同时,他们也会得到更高的评价以及得到提升。
因此,对领导者来说,若具备了上述这些领导技能就能够获得成功管理他人的影响力和成功达到工作目标的一连串行为能力。
2、职能。
职能是领导者因所处的位置及角色必须承担的使命、责任、目标。对于组织领导、团队领导而言,尽管不同层级、层次的领导者的职能会有差异,但还是存有一些共同之处:
(1)进行决策。包括对目标、规范、机构、干部、计划、以及资源分配的可行方案进行优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2) 确立与分解目标。包括目标分析、目标选择、目标分解。
(3)建立规则与组织。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有关政策、制度和规章。
(4)选人用人。选择适合的人,分配其适当的工作,明确职责,授予权力。
(5)实现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或群体、组织目标。
(6)监督检查。对目标实现程度、管理组织运行情况、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7)树人达人。对部属进行思想和业务帮扶和指导,提高其思维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利于既定目标的实现,帮助、促成团队及手下成长、成就。
(8)整合、利用资源。恰到好处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不能浪费或荒废这些资源。
(9)立身、立言。成为言行一致、品质高尚的实践者和楷模,当好组织的栋梁和轴心,保证群体或组织乃至全社会崇尚真理和正义,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必须确保整个领导行为都有最充分、最饱满的服务性质。
(10)构建并守卫规则。建立、健全和维护群体或组织乃至社会的制度或法律。接受群体或组织乃至社会的检查监督。
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领导,只有在平台上才能发挥价值、产生价值。之所以离开了平台就创造不出价值,核心在于平台上必须履行对应职责、职能。
3、心能。
稻盛和夫在87岁高龄写下了又一本力作《心》。在其众多著作中,如果说《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是管理之术的话,那么《心》可以称为管理之道、人生哲学。书中他说,“人生的一切都是内心的投射;一切始于心,终于心。”,也可以理解为,只要你想要、相信并为之努力就一定会有大收获。日本经营之圣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此人的内心能量?心能是智商、情商、胆商、逆商的高度统一,也是领导者将事业无中生有并逐渐做强、做大的内生能量。
(1)看事。
看事,不仅是看一件事的样貌,关键要看出事物的真相和背后的实质。看事最终的目的是看出事物的既有的规律和发展趋势,所以看事乃“看势”之前提和基础,为形势服务。战略决策、战略定力是领导者领导力的主要功能之一,而战略决策及战略定力取决于对事物的判断、趋势的把握。因此,看事进而看势是领导者修炼领导力的基本功,也是领导者内心原动力的衡量标准!
(2)磨事。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经历是成长的阶梯。所有的大目标都具有不确定性,目标勾兑就是拥抱变化,在不确定性中找到达成的路径,这都要靠责任下的事情和工作来具体完成;也不管是谁,在勾兑目标的行动过程中不可能一番风顺,一定会经历意想不到甚至超乎想象的事情。因此,能盘事、能磨事,是领导的基本责任和能力的要求。盘事、磨事如何不仅直接决定目标达成的程度,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能量程度。所以,领导力修炼,盘事、磨事是领导力心能不可或缺的一环。
(3)扛事。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却不见沧桑!”。人的承受能力、格局很少是天生的,很多是在各种事情的经历中慢慢沉淀、积累后长出来、撑出来的。只有敢扛事才敢揽责,才会勇于承担责任,面对一切未知或已经的事情及结果。在实际社会活动中,敢于扛事、敢于担当是内心强者的表现。扛事是领导的素质要求之一,敢扛事就敢担当,这不仅是领导塑造新型领导权威的要素之一,也是领导者营造影响力的要素之一。
正如马云所说,“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而看见”那样,领导者只有具有强大的心能并积极实践,就一定会有超出想象的成果!
4、势能。
领导者、领导力,最根本、最核心还是通过获取“势能”和释放“势能”来实现目标。势能是人由内及外的由感召力、影响力、而产生及形成的能量和势力。
(1)靠本分聚义、聚人、聚能。
超过政党的是国家,超越国家的是宗教,超越宗教的是江湖,而江湖的本质是真诚、义气。真诚就是一个人最不应该缺位的底色,是人的基本的本分。有了本分真诚就犹如具有了吸铁石般的磁性,会帮你吸引到一些人的关注、拉近一些人的距离。
(2)靠本事谋事、处事、做事。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质,只是磁铁一样具有了一定的磁性引力。但如果光有品质,没有真功夫,势必也无法吸引他人和资源。一个人的功夫除了做人,就会体现在谋事、处事、做事上。我们经常说,先做人后做事,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讲,可是换一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而言,则是先做事后做人。毕竟别人都是通过你的行为、你的事来判断、界定你这个人。所以,谋事既要能利己,更要利他;处事既要给面,更要抬庄;做事既要果断,更要厉害(该狠要狠,该仁要仁)。
(3)靠影响圈人、圈势、圈财。
释迦牟尼心中无我,只有众生,他所使用的就是众生的能量,众生将他托起,他就成了佛祖。“最长的路,长不过人腿,最高的山高不过身高”,人成就的大小不会超过他思考的格局。人无大志,难有大德;人有大德必有拥趸。当你心里装着是众人,你就能使用众人的能量。领导心中无我,只有团队,他所使用的就是团队的能量,团队会将他托起,他也就成为了团队的领袖。人越有格局、越有品德,就越具有影响他人的基础。越能影响他人,也能圈住别人,人来了,势力也就来了。
如果天下都知道你是个大气的领导,天下的人才就会慕名而来。凡是能够帮你达成目标的钱都要花,凡是不能够帮你达成目标的钱就不要乱花。你把钱当钱,你就是钱的奴隶;你把钱当工具,你就是钱的主人。要让钱为你服务,而不是你为钱服务。能容下多少人,就能够使用多少人。人无绝对好坏之分,只有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领导者不仅要用君子,也要会小人,只要对你有用能帮组织实现目标就大胆地用,只不过用对待君子之道对待君子,对付小人之技对付小人,如此,领导才会成为一个强者。
领导者一定能影响他人也就能圈人,一旦圈人也就圈了势能,有了势能还用担心什么目标、财富?!
解铃还须系铃人、羊毛出在羊身上,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极具挑战商业,在不确定中实现确定,领导者靠什么都不如靠自身的领导力!尽管有人先天具有领导能力,但大多数人的领导力还得靠后天的修炼。
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