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厚媛(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级研究员) 一位品牌管理大师指出,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标准、一流企业卖品牌,充分说明了品牌的含金量。品牌的力量会带给我们更高的品质、更高的价值,也会给经济结构优化带来新动力,给人民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感。我们往往关注的都是商品和企业的品牌,特别是商品...
演讲嘉宾:陈文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保监会原副主席)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期,资产管理行业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将资本这一重要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注入资本市场,支持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让经济发展果实惠及全国人民,促进共同富裕;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要从全球资管业吸取经验,坚定地走...
作者:解思忠(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 国学是中国的传统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术部分,正如国学大师邓实所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国学”一说产生于上世纪初西学东渐、文化转...
演讲者: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人工智能让机器视觉走向智能化,更高的算力能够支撑大视觉模型的训练。不过,更聪明的大视觉模型还需要更高的算力水平、更好的模型架构和更有效的学习算法。 行业趋势:从视觉计算走向视觉智能 王耀南:我国的机器...
作者:柴洪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金融行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金融垂直领域模型构建与金融数据的结合成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整合跨学科研究和系统方法,能够探索金融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性,超越单点技术突破,从而推动金融科技的...
2025年3月14日,中组部原副部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王秦丰应山东临沂当地工商联邀请为本地企业家进行《国学与文化自信》的专题讲座。 王秦丰从“什么是国学”“学好国学经典”“读懂国学概念&rdquo...
演讲者:余少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副主任) 网络通信战略大国博弈是当前科技竞争的缩影,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其本质是网络霸权和中国争取科技自主之间的冲突。大国科技博弈的愈演愈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我国网络通信面临重大风险,威胁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安全。 一是...
作者: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也就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系统论述。这为“第二个百年”的历史新征程,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者: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 我国发电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已大幅提升。“智能发电”定义为以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综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形成一种具备自学习、自组织、自趋优、自恢复...
作者: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如果说中国企业国际化在中国本土上按照国际规则、国际标准,来进行生产和运营、销售,那么从现在起,可能中国在经过若干年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要是通过在国外进行投资和贸易,进行企业的运作,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实...
作者: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从2009年开始的。2009年后,中国经济增速从两位数降到个位数。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要从人口、技术、资源等支撑经济发展的实体因素去看,不应仅从投资、消费、出口这些需求角度分析。中...
演讲者:周汉民(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 我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先机,提升外贸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更大发展空间。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万亿元,五年增长了将近10倍,跨境电商主体...
作者:信春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始,就把为人民谋解放、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中国...
作者:郑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7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讲话再次表明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面对当前发展中的各种矛...
作者:杨伟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世界银行标准看,发达经济体人均GDP门槛值为2万美元,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高达4.8万美元,而2020年国内人均GDP约1万美元。要实现人均G...
2025年2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服务贸易发展论坛暨中国品牌出海创新联盟会议举行,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出席并作了题为《创新服务贸易的方向和路径》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赵晋平说:中国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和需求增长为全球服务贸易回升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者: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期,这是由短期与长期、需求与供给、总量与结构、国际与国内、临时性与周期性等因素叠加决定的。今后的重要任务是在提振经济、增强信心、改善预期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努力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发展...
演讲者:魏加宁(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产业经济系学术主任) 过去40年,中国如何实现了快速增长?从供给侧来看有几个要素,从劳动力要素来看过去我们有人口红利,从资本要素来看过去我们资本红利,另外过去这些年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一定的技术红利,支撑了中国的高速增长。 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和中...
作者:(国务院原参事,著名经济学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推动下,中国的扶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判断,我国是否真正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消除贫困历来是党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在过去的40年里,扶贫标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
作者:张军扩(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中国经济既有回升向好的一面,也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既需要关注和解决短期波动性问题,更需要关注和解决中长期深层次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张军扩认为关键在于打好政策“组合拳&rdq...
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