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讲堂师质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既定的大方针、大战略,而院士则是落实及实现这一战略的骨干力量之一。
于海斌
于海斌: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备组组长,“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辽河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自动化学ISA Fellow、《信息与控制》副主编,《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英文版、《仪器仪表学报》编委。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 平
张平:移动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先后担任国家九七三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国际合作咨询委员、信息学部第三、五、六届咨询委员、科技部863网络与通信主题专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总体组专家、IMT-Advanced 2020(5G)专家组成员、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通信学报》主编,IEEE Fellow等。
向锦武
向锦武:飞行器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首席科学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航空科学与技术” 国家实验室(筹)首席科学家,中国航空学会无人机及微型飞行器分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无人机》编委会委员。
陈志杰
陈志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技术少将,空军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空管空域管理及运行专家组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监事长、空中交通管制专委会主任委员。
刘吉臻
刘吉臻:能源电力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享受国务院政法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智能发电专委会主任委员、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FIET)、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郑南宁
郑南宁: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模式识别协会理事会中国代表等职。
柴天佑
柴天佑:国际知名的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自动化学报》主编,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孙宝国
孙宝国:著名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原校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
朱合华
朱合华: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土木工程学科隧道及地下建筑方向负责人。兼任:国际岩土工程联盟数据标准化委员会主席,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协会中国小组执行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和高级顾问、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论坛主任,上海市民防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副主任,时空信息学报副主编,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
钱 锋
钱锋:过程控制与过程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分会副理事长。
杨华勇
杨华勇:流体传动与智能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兼任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及控制分会荣誉主任、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知联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知联会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
龚健雅
龚健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学会会长。曾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
尤肖虎
尤肖虎:通信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鹏城实验室副主任,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IEEE Nanjing Section主席和IEEE Fellow,《中国科学》F副主编,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跨世纪青年专家首批入选者、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王沙飞
王沙飞: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电磁频谱认知利用与管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军委科技委需求、体系设计与规划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电磁认知与博弈领域首席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罗锡文
罗锡文: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农业机械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组长、农业部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种植机械化组组长、农业部第二、三届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等。
丁烈云
丁烈云:土木与建筑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工程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吴 锋
吴锋:新能源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务委员会成员,求是书院院长,材料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973新型二次电池项目连续三期首席科学家、我国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中科院化学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兼职教授。担任: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12次担任中美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研讨会主席,6次担任动力锂电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主席。
元英进
元英进:合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创新群体负责人。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主任。
余少华
余少华: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首席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会士。兼任: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光通信委员会主任、数字中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会士、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信息与通信工程)成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专家。
王耀南
王耀南:机器人技术与智能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委员会委员等。
李 俊
李俊:汽车发动机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李骏在中重型高端柴油机开发、发动机性能设计、热力学模拟分析、发动机结构设计、智能化参数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内燃机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高 文
高文: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鹏城实验室主任,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组长,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计算机协会会士(ACM Fellow)。
樊代明
樊代明:消化系肿瘤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少将军衔。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世界整合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亚洲肿瘤学会(AOS)主席、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亚太胃肠病学会会长、亚太消化病联合学会会长、世界消化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抗癌联盟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第十一届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陈芬儿
陈芬儿:有机化工原料药制造专家,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凌 文
凌文:著名的能源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党组成员。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凌文院士不仅善于带科研团队,也善于带班子做管理;不仅拥有多件发明专利,也注重通过专利运用赢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王 坚
王坚:云计算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府参事,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云智能集团董事。
汪华林
汪华林:化学与环境治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化”创新团队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金南
王金南:环境规划与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先后担任国家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等6个专项总体组专家、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主席等20多个学术机构职务。
高 翔
高翔:著名的能源与环境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等,当选英国IET会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等。兼任:国家环境保护燃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刘经南
刘经南: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协调成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GPS之父、空天信息领域的泰斗。曾任武汉大学校长和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国家“973计划”顾问组专家。
谢和平
谢和平: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深地科学与地热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深部工程科学与绿色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原校长,四川大学原校长。
李培根
李培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机械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先后担任教育部机械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CIMS专家组成员、机器人专家组成员。
林忠钦
林忠钦:机械与运载制造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召集人、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科技部“973计划”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咨询组组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制造业质量品牌组”组长等。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张伯礼
张伯礼: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协会会长。
杨凤田
杨凤田:著名的飞机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曾任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邬江兴
邬江兴:通信与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曾先后担任“九五”、“十五”国家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移动通信重大专项(第3专项)论证委员会主任、国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专家委员会主任兼总工程师、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务。
李家洋
李家洋: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终身会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方滨兴
方滨兴: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首席科学家,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州)计算机学院首席顾问,北京邮电大学可信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应急处理协调办公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