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银良
知识产权法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法学博士,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UNU/IAS)博士后,烟台大学黄海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职务。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刘银良
知识产权法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硕士、法学博士,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UNU/IAS)博士后,烟台大学黄海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科技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等职务。曾在美、日、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科技法、生物技术法。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SSCI等英文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独著专著4部、独著教材4本;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部委等委托项目20余项。
研究领域:
刘银良教授长期从事知识产权法、科技法、生物技术法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要履历:
1985年-1989年,烟台大学生物化学系,理学学士。
1991年-1994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理学硕士。
1997年-200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2000年-2001年,国家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2001年-2002年,联合国大学高等研究所(UNU/IAS)博士后。
2003年-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
2009年-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自2022年8月始,援建烟台大学法学院)。
论文代表:
“知识产权的制度理性与制度建设”,《北大知识产权评论》(2020-2021年卷),知识产权出版社2022年卷(2022年3月);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类型化适用于风险避免——基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视角”,《法学研究》2022年第1期;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正案的理论争议:成就与不足”,《中国知识产权》(杂志)2021年4月,第170期;
“著作权法中的公众使用权”,《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10期(人大法学复印材料《民商法学》2021年第2期全文转载);
“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法地位”,《政治与法律》2020年第3期;
“网络游戏直播的法律关系解析”,《知识产权》2020年第3期;
“著作权兜底条款的是非与选择”,《法学》2019年第11期;
“我国广播权法定许可的国际法基础暨修法路径”,《清华法学》2019年第2期;
“制度演进视角下我国广播权的范畴”,《法学》2018年第12期;
“论服务器标准的局限”,《法学杂志》2018年第5期;
“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与广播权的界限”,《法学研究》2017年第6期;
“信息网络传播权框架下深层链接的法律性质探究”,《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第6期;
著作代表:
《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国际知识产权政治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
《知识产权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生物技术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知识产权法新经典案例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生物技术的法律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