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熊易寒
社会治理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部202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安局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2018年度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上海
|
详细介绍
熊易寒
社会治理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教育部2022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安局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主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入选2018年度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近期主要关注阶层政治、社会治理和数字化治理,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行政管理》、《开放时代》、《社会》、《读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China Quarterly、Security Studies、Citizenship Studie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2项,著有《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中文版2010年;日文版2018年)、《你中产了吗》(2015年)、《平衡木上的中国》(2016年)、《移民政治: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群体命运》(2019年;重印版2021年),《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奉贤图景》(2022年)、《城市治理的范式革命: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2023年),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首届“实践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最佳专著奖”。
研究领域:
熊易寒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社会学和比较政治学,近期主要关注阶层政治、社会治理和数字化治理
主要履历:
(1)教育经历
1999.09-2003.09,湘潭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士学位.
2003.09-2009.0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法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2014.09-2015.09,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访问学者,兼任UCSD当代中国研究中美合作计划项目。
(2)工作经历
2009.04-2013.1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讲师。
2013.12-2018.1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2016.05-2019.06,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MPA教育中心副主任。
2018.12至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2018.12至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分党委委员。
2019.06至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博士后工作、校友工作。
研究课题:
2023年-202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研究》,批准号23ZDA118。
2022年-202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运行机制及实践模式创新研究》,批准号:22AZD085。
2021年-2022年,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课题《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与模式研究》,批准号:2021WFX001。
2017年-2020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重点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族群冲突与中国海外利益的维护研究》,批准号:17AGJ001。
2017年-2019年,主持“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共享机制:对上海重固新型城镇化PPP模式的个案研究》,批准号:17PJC016。
2010年7月-2013年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中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与政治心理抽样调查研究》,批准号:10CZZ005,已结项。
2009年11月-2012年6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塑造新公民:农民工子女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YJC810006,已结项。
2012年3月,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课题《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批准号:12JF028,已结项。
2012年7月,主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上海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后就学政策研究》(市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1223。
2010年7月-2012年12月,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初中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机遇与政治心理研究》,项目编号:10CG05。
2012年12月,主持复旦大学卓学计划项目:《中产阶级移民与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2013年9月,主持复旦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石油国家的族群冲突及其对中国海外利益的影响》。
2011年6月-2014年6月,项目学术助理、子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985三期重大项目《转型的初始状态、政治过程与转型制度绩效——对全球转型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的考察》(唐世平教授主持),项目编号2011SHKXZD011。
2012年6月,主持2012年度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跨学科学术工作坊基金项目《东南亚的族群冲突与民主转型》,项目编号CCPDS-FudanNDKT12008。
2012年11月-2013年8月,上海社科联《上海思想界》重点课题《上海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2011年3月-2013年3月,主持复旦大学文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课题《城市新移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研究》,项目编号JJH3056005。
2012年5月-10月,主持上海团市委委托课题《上海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新型团青关系的建构》。
2011年9月-12月,主持共青团上海市委委托课题《来沪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项目编号SAH3056119。
2009年8月-2010年6月,主持上海市政协委托课题《在沪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状况调查》,项目编号:SAH3056097。
2008年6月,博士论文《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获复旦大学第八批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EYH3056054。
著作代表:
《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中文版2010年;日文版2018年)
《你中产了吗》(2015年)
《平衡木上的中国》(2016年)
《移民政治: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群体命运》(2019年;重印版2021年)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奉贤图景》(2022年)
《城市治理的范式革命: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