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俊
汽车发动机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李俊院士
汽车发动机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主席。李骏在中重型高端柴油机开发、发动机性能设计、热力学模拟分析、发动机结构设计、智能化参数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内燃机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国家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2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授权专利9项,发表论文98篇和专著1部,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领域:
李骏在中重型高端柴油机开发、发动机性能设计、热力学模拟分析、发动机结构设计、智能化参数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内燃机技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人物履历:
1958年3月24日,李骏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1978年—1981年,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984年,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1989年,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导师陆孝宽,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
1989年—1992年,担任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研究所主任工程师。
1992年—1996年,担任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研究所主任工程师。
1996年—1998年,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研究员。
1998年—2000年,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2000年—2001年,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总工程师。
2001年—2005年,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2005年—2017年,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主任。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3月,入职清华大学任教。
科研成就:
李骏突破设计、燃烧、电控和可靠耐久四项汽车发动机核心技术,建成基础技术研究平台。主持自主研发出重型系列柴油机,使一汽解放卡车重型化;主持自主研发出系列汽油机,使新一代红旗高级轿车有了自主发动机;主持自主研发出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装备解放军第三代中型高机动战术军车 [1]。
李骏长期主持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产品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工作,建成中国国内领先的自主研发体系和能力,完成多项重大产品换代研发以及国家863、973和重大装备型号研制项目。主持研发出一汽解放品牌重型商用车系列柴油机、自主高压共轨电控系统产品、发明双轨电控可变喷油规律高压喷油系统和气驱动尿素喷射NOX排放后处理系统并实现产业化;主持研发出一汽红旗品牌直喷增压汽油机直4、V6、V6和V12系列产品,中国国内首款基于DCT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P2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产品;主持研发出中国第三代高机动战术MV3车辆平台;在清华大学主持科技部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科委“下一代汽车创新技术研发”等智能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项目 [4]。
(1)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骏先后发表论文95篇、专著1部。
(2)承担项目
根据2021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骏先后主持完成863、973课题10项。
(3)科研奖励
根据2021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骏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
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4年汽车电子嵌入式平台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20年场景驱动的多模态感知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