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叶康涛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财税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叶康涛
财税专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财务处处长,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学员,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主要研究领域:会计学。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关联交易与代理问题》等多部学术著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Management Science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财政部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会计学会年度会计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研究方向:
叶康涛教授主要从事公司治理、税收、管理会计、管理层激励与更替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主要履历:
1973年4月,出生于浙江温州。
1989年-1991年,温州瓯海中学就读。
1996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毕业。
1999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
2006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毕业。
2006年-2008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博士后出站。
1999年-2002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
2021年12月27日,叶康涛当选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财务处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
现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论文代表:
增值税税率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来自股票市场反应的证据,《管理世界》2018年第11期;
外部监督与企业费用归类操纵,《管理世界》2016年第1期;
企业战略定位与会计盈余管理行为选择,《会计研究》2015年第10期;
叶康涛:谁是更积极的监督者?《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管理世界》2015年第2期;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金融研究》2015年第2期;
金融发展、产权与企业税负,《管理世界》2014年第3期;
企业战略差异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会计研究》2014年第5期;
公司避税活动与内部代理成本,《金融研究》2014第9期;
企业的避税活动会影响投资效率吗,《会计研究》2013年第6期;
叶康涛:提高劳动者工资损害公司价值吗?《财经研究》2013年第9期;
上市公司权益资本的测度与评价,《会计研究》2012年第11期;
会计—税收差异与薪酬契约,《中国会计评论》2012年第2期;
在美上市中国概念股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12年第4期(获2011年财政部优秀论文一等奖);
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基于集团产业战略的视角,《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证据,《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税收征管、所得税成本与盈余管理,《管理世界》2011年第5期;
声誉、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金融研究》2010年第8期;
银根紧缩与信贷资源配置,《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银行借款信息的有用性与股票投资回报——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
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新近研究回顾,《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第1期;
盈余管理与所得税支付:基于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第2期;
案例研究:从个案分析到理论创建——中国第一届管理案例研讨会综述,《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中国情境下的高管报酬研究——兼评《高管层内部的级差报酬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6年第1期;
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代表著作:
《关联交易与代理问题》
主讲课程:
《管理会计》
《管理经济学》
《会计研究方法论》
《会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有组织的科研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