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英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陈英和
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心理科学》编委、国际社会行为发展学会委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师范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先后获得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国家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宝钢优秀教师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9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
研究领域:
陈英和教授的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体为认知发展与学习。近些年的研究兴趣:数认知、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表征和概念形成以及推理等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及机制等。
主要经历:
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
1987年-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讲师。
1992年-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1997年-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
1999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校学位办主任。
2004年-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部学位委员会,主席。
2008年-2018年,北师大心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副主任。
2007年-现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发展心理所,二级教授。
2017年-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8年-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荣誉表彰:
2023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团队带头人
2023年,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教研室带头人
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智力发展心理学新进展》
2023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23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
2022年,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
2021年,国家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
2020年,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共产党员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6年,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5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特等奖
2015年,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4年,全国师范类大学明德教师奖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2013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1年,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钱瑷优秀教师奖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奖
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9年,中国心理学家称号
2008-2009,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
2005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表彰
2004年,朱智贤心理学奖
2003年,北京市高教学会研究生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3年,首都防治“非典”工作表彰
2002年,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核心素养视角下儿童关键认知能力的发展及提升研究,2023-2025,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量级感知影响数量表征的行为及脑机制:从人类个体发展的视角,2022-2025,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数据库建设及其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2014-2020,主持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公民财经素养指数建构与数据库建设,2017-2022,子课题负责人;
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大学生批判与创新能力培养——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2015-2017,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幼儿及小学儿童数量表征的机制及作用,2012-2016,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当今时代背景下儿童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促进研究,2012-2015,主持人;
北京市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青少年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2012-2015,主持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素质教育中儿童青少年元认知发展及其作用的心理机制,2006-2009,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对其数学加工影响的心理机制,2008-2012,主持人;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小学生科学探究教育中元认知的作用及培养,2007-2010,主持人;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和干预研究,2008-2011,主持人;
科技部基础研究专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2007-2009,子项目主持人;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学习能力的优化:心理机制、脑可塑性及培养干预,2006-2009,主持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2004-2007,子课题负责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2003-2006,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学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研究,2002-2006,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儿童认知策略的发展与促进研究,2002-2005,主持人;
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小学儿童算术认知策略发展与促进研究,2002-2005, 主持人。
论文代表:
(2024).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Linking overparenting and Chinese young children’s social preference.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4(2), 230–243.
(2024). Cognitive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symbolic and the non-symbolic SNARC effect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70, Article 101422.
(2024).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ing memory, inhibitory control, and mathematical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alogical reasoning matters. Cognitive Development, 70, Article 101437.
(2023). How do parental attitudes influence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s through parental practices? Evidence from literacy and numeracy perspective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23). Longitudinal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advanced mathematical performance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Current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23). Contributions of cognitive flexibility, inhibition and number label knowledge to numerical equivalence in 3-to 5-year-old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2), 140-156.
(2023). A lag between understanding false beliefs andbelief-based emotions in Chinese young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material familiarity.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93, 767-779.
(2023). Family Functioning, Emotion Socialization, and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Gender-Specific Effects in Chinese Familie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32, 257-271.
(2022). How does parental involvement matter for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during school closure in primary school?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4), e12526.
(2022). How does working memory matter in young children’s arithmetic skills: The mediating role of basic number processing. Current Psychology,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22). Different association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with children's learning of Chinese, English, and math: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2021). Age difference in the forward testing effect: The roles of strategy change and release from proactive interference. Cognitive Development, 59, 101079.
(2021). Distinguishing between high-confidence true and false memorie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73(2), 243-253.
著作代表: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分支副主编2021年出版;
《发展心理学(教师教育精品教材)》,陈英和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心理理论--学龄儿童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5年出版;
《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审校,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
《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并列主编,中国高教出版社2014年出版;
《认知发展心理学》,作者: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上)(下)》,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认知发展心理学》,作者:陈英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青少年儿童心理与教育》,陈英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爱的哺育——儿童成长关键期》,作者:陈英和,明天出版社1988年出版。
主讲课程:
《发展心理学》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