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小君
金融学家,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导,全国“四个一批”国家级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北京
|
详细介绍
董小君
董小君,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全国“四个一批”国家级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全国妇女十二大代表。
研究领域:
董小君教授长期专注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国家金融战略、低碳经济等系列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经历概况:
199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人民日报社、中国银行。近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课题。参加了国务院“十二五”规划的起草,承担了国务院“通货膨胀综合治理”、“金融危机与国家金融战略”、“中国潜在的金融风险研究”等课题的研究。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向国务院提交了一系列咨询报告,获得温家宝、李克强、王岐山、回良玉、马凯、尤权、周小川、张平等领导的批示,报告中部分观点及对策建议得到国务院决策层的采纳。2010年12月14日习近平主席视察国家行政学院时,受学院委托,董小君教授就“教学-科研-咨询”三结合情况向中央领导作专题汇报。
奖项荣誉:
2012年,荣获国家行政学院第二届教学优秀一等奖;
2010年,荣获国家行政学院首届教学优秀二等奖;
2012年,荣获国家行政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咨询一等奖,《“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产业重在“四张网”建设》;
2012年,荣获首届中央机关公文大赛(调研报告类),特等奖,《 “农民荒”加重,粮食安全堪忧》;
2008年,获全国优秀调研成果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西部“不开发的发展”》(没有设等级);
2001年,《对上市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获全国优秀论文奖;
2009年,《应尽快建立西部地区资源长效补偿机制》获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0年,《让美国独自承担汇率和通胀风险的建议》国家行政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5年,获全国“四个一批”国家级人才 ;
2009年,获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
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2010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13年和2014年,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为“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 。
发表论文:
近年来,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著作代表:
《财富的逻辑》
《金融的力量》
《中国潜在金融风险研究》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
案例教学:
(1)“治沙英雄”的光荣与尴尬――生态补偿机制困境与出路
(2)碳平衡之路――低碳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
(3)“十面霾伏”挑战中国政府――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
主讲课程:
《后危机时代国家金融战略》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与国家金融战略》
《以国际视野看我国金融安全战略》
《国际金融战争与国家金融战略》
《以国际视野看我国经济发展几大战略―学习十九大精神》
《低碳经济与国家战略》
《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与中国公共政策选择》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