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系副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 邮箱:
![]() |
---|
清华大学经济系副教授,经济学家
韩秀云,女,1956年出生,天津人,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博士,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经济日报》总编室经济顾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和《名家论坛》主讲嘉宾,中国图书奖获得者。1978年至1984年,获南开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4年至1991年,任教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至1995年,在德国莫尼黑国防大学经济管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回国至今,任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MBA、企业总裁、政府官员已逾万名。长期从事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情的结合、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中国社保体制、香港经济问题、国际汇率趋势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尤其擅长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宏观经济知识讲解给MBA,以及政府官员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6项,在《金融信息参考》《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管理世界》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经济寒冬怎么过》《中国新经济》《中国新趋势》《金融海啸与我何干》等多部畅销著作。
强国路上的新挑战,《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4期;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基础、步骤与影响,《国际贸易》2013年第7期;
欧债危机的进展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7期;
中欧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国际贸易》2013年第2期;
欧债危机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12期;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分析——借鉴日元升值的经验,《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9期;
对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建议——以风能和太阳能行业为例,《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
中国上市公司跨境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展望,《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6期;
宏观经济的“两只手”,《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第11期;
中国企业家的声音,《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第4期;
盛世和乱世之谜,《领导文萃》2009年第16期;
全球金融危机对出版业的影响和对策,《中国出版》2009年第5期;
中国经济的未来,《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Z2期;
如何面对通货膨胀?《领导文萃》2008年第22期;
粮价为何如此涨,《中国投资》2008年第9期;
中国经济走向何方?《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24期;
经济处于大爆发的前夜,《珠江经济》2004年第7期;
央行为什么提高准备金率,《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第10期;
人民银行为什么要调整存款准备金,《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第8期;
“缓招”通杀难遏局部“急症,《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第5期;
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是从哪里来的,《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第2期;
中国经济刹车非踩不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如是说,《中外管理》2004年第6期;
九七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香港,《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试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高科技产业与香港的未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国外有关经济区理论的评介,《南开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
《经济寒冬怎么过》,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23年03月出版;
《韩秀云讲经济》,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20年07月出版;
《中国新经济》,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20年07月出版;
《宏观经济通识课》,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中国新趋势》,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13年08月出版;
《推开宏观之窗》,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11年09月出版;
《金融海啸与我何干》,作者:韩秀云,中信出版社2009年出版。
《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趋势》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与世界经济》
公众号
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