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玉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刘玉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刘玉珍:女,1963年11月生,中国台湾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金融硕士项目主任。1985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学士;1988年获台湾中山大学企业管理硕士;1991年获台湾中山大学 金融学博士。1991年至1996年,任台湾中正大学金融系副教授;1996年至1998年,任台湾中正大学金融系教授、系主任;1998年至2007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财务管理系教授、系主任;2007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金融、市场微观结构、财富管理以及量化投资产品设计。目前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篇)、Management Science (4篇)、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篇)、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共发表论文10篇,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如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中文顶级期刊如《经济研究》(2篇)、《管理世界》(3篇)等发表论文46篇。截止目前,英文学术论文的谷歌学术引用达4265次,超过100次引用的论文9篇。研究成果不仅被诺贝尔奖获得者Daniel Kahneman教授在The Economist上撰文推荐阅读,还曾被国际著名财经媒体如美国会计师协会文摘、美国商业周刊、彭博商业周刊、投资百科、福布斯等多次报道。于2017年荣获第二届中国金融研究杰出贡献奖(全国每年仅评选一人)。刘刘玉珍教授的研究论文曾获得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第12届证券与金融市场年会(SFM)的最佳论文、第19届全球华人金融年会最佳公司金融论文奖、第六届中国金融学年会最佳论文奖、《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等多个奖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大中国工商银行教师奖等多个荣誉。凭借在行为金融和证券市场制度设计领域的卓越成果,长期参与监管制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政策监管及实务经验。她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学术委员与高级金融专家。多次受邀到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深圳交易所、最高人民法院、中国银监会等部门参与资本市场监管措施和法规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的政策研究项目包括上市公司分红指引、上交所多次集合竞价制度、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中心投资者情绪指数编制及投资者教育讲座、新三板流动性改革方案、上交所日内集合竞价改革方案、,中金所散户市场中高频交易制度改革方案、光大乌龙指事件判决等 。
论文代表:
休闲消费与居民资产配置-基于情绪理论的分析》,《金融研究》 2023年第9期;
价格笼子、流动性与价格发现效率——基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证据,《管理世界》2023年第3期;
框架效应与贷款决策:一项金融素养的实验研究,《金融研究》2022年第12期;
行为视角下的疫情分析:成因、影响与对策综述》,《金融研究》2020第6期;
移动互联网是否带来行为偏误——来自网络借贷市场的新证据,《经济研究》2020年第6期;
谁说女子不如儿郎?——P2P投资行为与过度自信,《金融研究》2017年第11期;
有限注意、行业信息扩散与股票收益,《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3期;
信息优势、风险调整与基金业绩,《管理世界》2013年第8期;
社会性学习、从众心理和股市参与决策,《金融研究》2013年第7期;
跨国家庭金融比较:理论与政策意涵,《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
杠杆率在公司并购后的变动-部分调整模型的应用,《金融学季刊》2011年第6期;
社会互动、相对财富关注及股市参与,《金融研究》2011年第2期;
基金投资者的框架效应,《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自愿披露与公司融资选择,《金融学季刊》2010年第5期。
著作代表:
《超越投资误区》,作者刘玉珍、陈思蓉、陈思,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09月出版;
主讲课程:
《行为金融:财富管理与投资实践》
《量化投资策略》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