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凌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凌鸿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个人履历:
凌鸿:男,1960年出生,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主任。兼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CIES)理事会常务理事、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NAIS)理事,多家大型国企及民营企业的信息化顾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984年6月获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学士;2000年7月获复旦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1994年至1996年前往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系进行为期两年的合作研究,任助理研究员;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信息系统系合作研究,任副研究员;2001年8月至2001年12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学习。1984年至今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流程管理(BPR)、电子商务、ERP、知识管理等。在《研究与发展管理》《金融论坛》《管理现代化》《科技管理研究》《软科学》《中国管理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百余篇。
获奖记录:
2017年获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特色奖;
2007年获复旦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3年获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3年获市级精品课程。
论文代表:
互联网理财产品可投资剩余时间的饥饿效应——基于L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资行为数据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8年第1期;
购物APP决策体验优化——基于两阶段决策理论的决策辅助工具设计与实验,《管理现代化》2018年第1期;
凌鸿: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6期;
商业银行反洗钱信息系统现状及研究进展,《金融论坛》2014年第11期;
基于吸收能力的供应链感知能力研究,《软科学》2014年第6期;
信息系统的创新性使用行为与绩效研究——基于双元性视角,《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5期;
我国网络信息消费中信息鸿沟的数字化解读,《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商业银行大数据应用的理论、实践与影响,《上海金融》2013年第9期;
商业银行虚拟化技术应用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8期;
流程柔性研究:组织双元性理论的借鉴,《软科学》2012年第6期;
基于序列模式的网站导航系统,《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第5期;
我国商业银行私有云建设研究,《浙江金融》2012年第5期;
凌鸿:国外敏捷企业研究体系及发展趋势,《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9期;
基于用户访问序列聚类的网站导航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
社会资本、网络口碑和网商绩效——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第5期;
业务流程变革项目的组织接受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4期;
双元性理论和概念的批判性回顾与未来研究展望,《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1期;
基于文化视角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3期;
IT商业价值实现范式研究及其延伸探析,《上海管理科学》2009年第3期;
影响业务流程重组个人接受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3期;
内容传递类移动商务的用户接受模型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1期;
组织内知识共享信任机制的发展路径和改善方法研究,《现代情报》2007年第8期;
组织内知识共享的信任模型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7年第1期;
供应链跨组织流程重组协调的激励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9期;
中国企业CRM现状调查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3期;
浅析知识共享中的“囚徒困境”,《物流科技》2005年第7期;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优化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3期。
主讲课程:
《数字化赋能企业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新质生产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智慧城市的趋势、机会和挑战》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