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的哲学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杨国荣
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的哲学家
个人履历:
杨国荣:男,1957年10月生,浙江诸暨人,国家教学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院长,西北师范大学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讲座教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会长。1988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在牛津大学作学术研究,1999年、2000年、2002年先后在哈佛大学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2006年至2007年,作为富布赖特学者在斯坦福大学作学术研究。1988年1月至今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1991年5月,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助理,1998年至2000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2000年起,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201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2012至今任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5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国荣教授在儒学、宋明理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伦理学、中西比较哲学等领域有重要研究成果,在中国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包括《杨国荣著作集》11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具体形上学》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庄子内篇释义》(中华书局,2021年)、《人与世界:以事观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等,其中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韩文等,由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等出版社出版。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以及Philosophy: East and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国内及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数十种成果先后荣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思勉原创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016年当选国际哲学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2018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20年入选国家教学名师。2025年,“具体形上学”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十大原创理论。
论文代表:
走向人性化的存在,《哲学研究》2023年第8期;
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兼议哲学话语的内涵与意义,《新华文摘》2023年第6期;
阳明心学的价值取向,《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关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期;
政治中的代表性与正当性,《哲学研究》2022年第6期;
分析哲学在中国:历史衍化及其走向,《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哲学版)》2022年第5期;
照着说与接着说——蒙培元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当代儒学》2022年第2期;
论老子之道,《江汉论坛》2022年第2期;
“世界性百家争鸣”与中国学术的未来,《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6期;
道德本体及其他,《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道德行为的两重形态,《哲学研究》2020年第6期;
回归理性思维,注重人性关怀,《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4期;
自然·道·浑沌之境——《庄子·应帝王》札记,《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
中国哲学视域中人与世界关系的构建——基于"事"的考察,《哲学动态》2019年第8期;
存在与生成:以"事"观之,《哲学研究》2019年第4期;
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感受,《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何为儒学?——儒学的内核及其多重向度,《文史哲》2018年第5期;
心物、知行之辨:以"事"为视域,《哲学研究》2018年第5期;
信任及其伦理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政治实践与人的德性——儒学视域中的为政和成人,《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7期;
哲学:思向何方?《社会科学》2017年3期;
基于"事"的世界,《哲学研究》2016年第11期;
儒学:回归"仁"与"礼"的统一,《中国儒学》2016年第0期;
儒学: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以"仁"与"礼"为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你的权利,我的义务——权利与义务问题上的视域转换与视域交融,《哲学研究》2015年第4期;
广义视域中的"学"——为学与成人,《江汉论坛》2015年第1期;
以人观之、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以先秦为中心看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中国哲学中的理性观念,《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
行动、实践与实践哲学——对若干问题的回应,《哲学分析》2014年第2期;
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
实践哲学:视域与进路,《学术月刊》2013年第5期;
形上原理与价值原则——《老子》哲学中的道与自然,《江汉论坛》2013年第5期;
实践活动、交往行动与实践过程的合理性——兼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著作代表: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杨国荣著,孔学堂书局2024年04月出版;
《孟子的哲学思想》,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庄子内篇释义》,作者杨国荣,中华书局2021年出版;
《人与世界》,作者杨国荣,三联书店2021年出版;
《老子讲演录》,作者杨国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08月出版;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道论》,作者杨国荣,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再思儒学》,作者杨国荣,济南出版社2019年出版;
《成己与成物》,作者杨国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中国哲学二十讲》,作者杨国荣,中华书局2015年出版;
《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作者杨国荣,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
《思想的长河》,作者杨国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认识与价值》,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科学的形上之维》,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存在之维》,作者是杨国荣,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理性与价值》,作者杨国荣,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出版。
讲座课题:
《道德与伦理生活》
《传统思想与当代中国》
《王夫之与中国哲学》
《如何生活:从哲学的视域看》
《中西文化和文明:关系与变迁》
《人性化:人的存在及其历史走向》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