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介与传播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张志安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介与传播专家
个人履历:
张志安:男,1977年4月生, 浙江湖州安吉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专委会理事长、舆论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外文局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深圳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埃克赛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国务院IVLP国际访问学者。2000年7月,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1年6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任教;2011年,进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任教,2020年11月不再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2020年12月重返复旦大学工作。2022年1月17日,张志安参加《传媒茶话会》并发表演讲。2023年3月,张志安受聘为广西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顾问。同年6月,受聘为郑州报业集团媒体融合首席顾问、正观新闻特聘CEO。研究方向为新闻生产社会学、应用新闻传播、互联网平台与治理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哲学、中央宣传部等重要课题多项;主持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深度报道》、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新媒体素养》、参与国家精品课程《新闻学概论》等课程;在《中国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新新闻生态系统:结构重塑与实践变化》等著作多部。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国家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广东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好新闻奖多次、广东省统战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广东新闻金钟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长期担任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EMBA 项目课程或其他高端培训班授课教师。
科研课题:
主持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6JZD006):《大数据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2016年-2021年,首席专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5ZDB142):《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点、机制与理论研究》,2016-2020年,子课题负责人;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6ZDA231):《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2016-2020年,子课题负责人;
主持教育部科技司高等学校科技规划战略研究课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2020年6-11月,课题负责人;
主持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中心课题:《一国两制前提下香港文化生态与舆论环境再造》,2020年3月-11月,课题负责人。
论文代表:
互联网平台社会语境下中国网络内容治理机制研究,《中国编辑》2022年第5期被《新华文摘》2022年第18期全文转载);
平台社会语境下中国网络国际传播的战略和路径,《青年探索》2021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19期全文转载);
中国党媒借助社交媒体的政党认同话语建构,《传播与社会学刊》2019年第48期;
人工智能对新闻舆论及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学术前沿》2018年第8期;
数字新闻业研究:生态、路径和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增刊;
新媒体环境下调研报道的议题方法和形态变革,《中国记者》2018年第2期;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技术驱动与价值反思,《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1期(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2期全文转载);
新闻发布评估机制变迁与构建研究,《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0期;
人性、社会与文明:特稿价值的三重维度,《新闻界》2017年第1期;
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5期;
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下的田野观察和案例研究,《新闻记者》2016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
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暨南学报》2016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6年6月号全文转载);
从媒体平台到平台媒体:海外互联网巨头的新闻创新实践及其启示,《新闻记者》2016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2016年5月全文转载);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5期;
媒介融合的年度观察及展望,《新闻战线》2015年第3期;
“宣传者”与“监督者”的双重式微——中国新闻从业者媒介角色认知、变迁及影响因素,《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6期;
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业对孙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1月;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之困与变,《传媒评论》2014年第1期;
新闻生产过程中的自我审查研究——以“毒奶粉”事件的报道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5期;
调查记者的职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5期;
美国报业的危机、对策及启示,《科学发展》2011年第8期;
融合报道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当代传播》2011年第6期。
著作代表: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七辑)》,张志安、陶建杰著,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3)》,作者张志安、卢家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张志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张志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新闻生态系统:结构重塑与实践变化》,张志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蓝皮书》,张志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连续八年出版);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张志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连续九年出版);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创新十大案例》,张志安主编,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连续五年出版);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张志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媒体素养》,张志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培训讲座:
政府部门包括中组部、中央政法委、中纪委、环境生态部、财政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以及多个省市宣传部、新闻办、网信办培训班和理论中心组讲座;大型企事业单位包括:腾讯集团、华为公司、百度集团、深圳华侨城、香港华润集团、中广核集团、中交航集团、华侨城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广州农商银行、南方电网、粤海集团、嘉里益海集团、无限极集团、碧桂园服务集团、广汽本田等;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包括: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央视索福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东方卫视、和讯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
主讲课程: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声誉风险管理》
《媒介深度融合与传媒数字化转型》
《新新闻生态系统与应用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体深度融合》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布实务》
《突发事件处置与危机管理》
《网络舆情与风险沟通》
《政务新媒体运营与内容创新》
《直播电商产业态势与应用路径》
《平台媒体、平台经济与平台治理》
《短视频行业社会洞察与传播创新》
《平台社会语境下网络国际传播》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