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忠平
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谢忠平
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个人履历:
谢忠平:男,汉族,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南开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政治与执政党建设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6项,主持及参与中央党校、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及天津市重点调研课题30多项,独撰或参编著作多部,在《红旗文稿》《理论探索》《学习与研究》《学习时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多篇调研报告获肯定性批示。近年来,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连队、社区与农村等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承担党员干部培训任务,讲授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马列经典著作导读、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导学、时事热点、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解读、国际形势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课程。
论文代表:
基层形式主义:表现,根源及治理对策——以T市调研分析为例,《长白学刊》2020年第5期;
以"红色引擎"激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天津北门医院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及经验启示,《求知》2020年第2期;
关于天津市河东区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5期;
基层党建中的形式主义及其整治,《长白学刊》2019年第4期;
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3期;
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求知》2018年第5期;
强化村级党组织整体功能研究——以天津市涉农区调研为例,《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2期;
推进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1期;
大力建设新型党建智库,《党政论坛》2017年第8期;
近年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探索实践及启示,《求知》2016年第12期;
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及启示,《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历史经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
论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学习论坛》2015年第8期;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坚持依规管党治党,《学习与研究》 2015年第1期;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问题及对策,《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4期;
天津市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求知》2013年第4期;
防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党的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论月刊》2103年第2期;
十七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主要成就,《党政论坛》2012年第7期;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探析,《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3期;
着力提升党内管理水平,《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党建理论和实践都要坚持比较借鉴的原则,《紫光阁》2010年第10期;
建国以来党管农村工作体制机制的沿革及启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建国60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的历程与基本经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的干部教育初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及启示,《唯实》2009年第1期;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湖湘论坛》2008年第6期;
科学执政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综述,《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研究综述,《红旗文稿》2007年第21期;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途径,《唯实》2007年第8期;
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进党内和谐的有效武器,《福州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发展党内民主是构建党内和谐的重要途径,《理论导刊》2007年第3期;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正视西方意识形态对我们党思想文化的影响,《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2期。
主讲课程:
《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