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尔加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方尔加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个人履历:
方尔加:男,1955年10月生,北京人,哲学博士,国学学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1974年高中毕业赴平谷插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2003年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任教;2003年8月调至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后在该院工作至今。200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商学院、中欧工商学院及众多大中型企业、政府各部委开设中国文化讲座;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设国学讲座八讲。著有《王阳明心学研究》《荀子新论》《将帅型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等具有深刻社会影响的专著六本;在《贵州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北京社会科学》《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儒道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许多文章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摘编或转载;多次在校内外讲授学术专题、参加学术活动。
论文代表:
软知识——认识阳明心学的密钥,《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
谈荀子思想中的文化物质,《邯郸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孔子眼中的"孝"(六) 孝,也是一种礼节,《老同志之友》2010年第11期;
孔子眼中的"孝"(九) 只孝敬自己的老人才是孝的真正本意吗?《老同志之友》2010年第9期;
孔子眼中的孝——孝,不能只追求形式,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2010年第9期;
论先秦道家对儒家的影响,《儒道研究》2009年第0期;
论宋明理学的进步性,《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借人之力,柔顺进取:《道德经》要义,《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无——领会老子道的视角,《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对《道德经》"道"的主体性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论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生活实际是今人与公孙龙对话的基础——评庞朴先生《重新评价公孙龙》,《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论先秦儒家“礼”观念的层次及其意义,《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公共性:儒家与古希腊道德相异的基点,《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谈孔、孟、荀对儒道用世的推动,《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
应用哲学发展的关键性步骤,《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论董仲舒对儒道用世的推动,《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焦氏易林》之管见,《周易研究》2004年第2期;
关于阳明心学的研究方法,《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2期;
公孙龙:邯郸人民的骄傲——谈公孙龙论辩的时代根据及价值,《邯郸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论孔、孟、荀人性观的时代根据,《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论明代后期专制君主社会功能的不适与弱化,《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论明代后期专制君主精神地位之下降,《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缘象比附──读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
论董仲舒神学的宗教学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思想政治教育从宗教宣传中得到的启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论甘地的宗教观,《中国青年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论儒学作为道德载体之局限性──兼论宗教与道德的关系,《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著作代表:
《道家思想讲演录》,方尔加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方尔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出版;
《儒家思想讲演录》,方尔加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道德经意释致用》,方尔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04月出版;
《将帅型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方尔加著,群众出版社1994年出版;
《荀子新论》,方尔加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出版;
《王阳明心学研究》,方尔加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主讲课程:
《儒家文化》
《老子的智慧》
《儒家的修己与为人》
《法家智慧与现代管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管理》
《王阳明心学》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