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伟健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李伟健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李伟健,男,1962年4月生,浙江东阳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批认定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中共中央文明办“心理专家讲坛”主讲专家,《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心理学》等编委会编委。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系,之后在浙江师范大学工作。曾任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浙江师范大学专业学位中心主任兼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兴趣为元认知与自我调节学习、共情与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持和参与横纵向课题几十项,曾受邀为省内10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教师专业成长工作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主调节学习:学习时间分配的认知机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小学教师共情能力的发展与促进》,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2004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率先倡导学校全员辅导、灾后危机干预及“学与教”理论引领的校本研修,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和中国教育报多次专题报道。 受中共中央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邀请,参加“心理专家讲坛”,于2007年11在昆明电视台向全国直播“做自己的心理老师”,引起心理健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教学奖励:
《中小学示例演练教学实验研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目标定向与进步反馈对优差生写作成绩的影响》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培训模式的十年研究与实践》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城镇重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预防机制构建和实践》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案例+行动:教育硕士教学创新与教材开发》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学习困难学生阅读元认知研究》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培训模式的研究》获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以学促教的校本教研改革与实践研究》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小学全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十五年研究》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对接与重构:地方师大师范生培养体系探索》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我调节学习:学习时间分配的认知机制》(31170999),2011-201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视觉工作记忆表征的并行与系列加工机制》,与浙江大学联合申报项目,2005- 2007;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小学教师共情能力的发展与促进》(12JJD190002),2012- 2015;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小学教师共情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09YJAXLX024),2009-2011;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理念与技能形成的实验研究》(DBB010528),2002-2006;
主持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浙江省青少年发育特征调查研究,2009-2010。
主持教育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课程:《中学生心理辅导》,2012-2014;
主持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师范生三习一体的教育实践改革》,2013-2015。
论文代表:
Metacognitive control: Shifting from habitual to agenda processes on item selection during study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6, 86, 657-670;
The effect of animacy on metamemory. Memory & Cognition, 2016, 44, 696-705;
Effect of individual thinking styles on item selection during study time allo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8,53(2);
A differing bidirectional impact on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facial expres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6, published online first. DOI: 10.1002/ijop.12371;
The effect of word frequency on judgments of learning: Contributions of beliefs and processing fluenc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6, 6, 1995. DOI: 10.3389/fpsyg.2015.0199;
Out of Lust or Jealousy: The Effects of Mate-Related Motives on Study-Time Allocation to FacesVarying in Attractiveness. PLoS ONE, 2015, 10(6):e0132207;
The Validation of 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Index for Chinese Teachers Fro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 Journal of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2012,(5);
The Relation of Perspective Taking and HelpingBehavior: the Role of Empathy and Group Statu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Singapore. 2011;
The Kinds of Chinese Teachers. School psychology: From science to practice.2010,(2);
Which Counseling SKills Are More Important for Peer Counselors from High Schools: Comparison of Training Effects. 2009;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of comprehension and time-alloting in reading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ychology, 39(5-6), Suppl.SOCT-DEC2004;
Effects of type of adjunct questions on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good and poor rea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ychology, 39(5-6),Suppl.SOCT-DEC 200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ciprocal teaching of seven-grad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ychology, 39(5-6), Suppl. SOCT-DEC 2004。
著作代表:
《学校心理学》,李伟建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学习困难学生阅读元认知研究》,李伟健主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04月出版;
《高中生主动参与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李伟建,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04月出版。
讲座课题:
《三全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破解家校社协调育人困境的实现路径》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