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汤新民
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汤新民
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个人履历:
汤新民:男,1979年7月生,湖南常德人,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院长、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城市空中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中交通管制分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航电与空管分会委员,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空域统筹优化研究军方局方地方协作平台专家,民航局面向2035 民航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安徽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管理委员会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航空运输学部航空运输管理学科“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委员会主席,连续10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通信评审、《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航空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6月至2016年11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8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工程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讲师;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副教授;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空中交通系系主任;2016年12至今,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专业负责人;2016年6月至今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教授;2021年11至今,任中国民航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院长;2022年12至今,任天津市城市空中交通系统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网联交通控制工程、空地协同航空监视、先进场面引导与控制、无人机自主感知与避让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2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论文总引用量超过2000余次;专著3部,已授权专利13项,软件版权登记10项。2012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3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8年入选民航局科技“拔尖人才”。
科研项目:
2020年至今,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一代空中交通系统中的多阶段多模式间隔控制方法研究”(52072174);
2018年至今,负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精细化时空管控的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61773202);
2015年-2018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布式非协作感知与控制的跑道入侵防御关键问题研究”( U1433125);
2011年-2015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4D航迹运行的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关键问题研究”(61174180);
2009-2012年,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离散事件监控理论的先进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研究”(60879011);
2010-2012年,负责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新一代空管自动化系统研究”(BK2010502);
2012-2014年,负责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BY2012014);
2014年至今,负责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布式感知与控制的跑道入侵防御关键问题研究”(BK20141413);
2014年至今,参与民航科技引导资金项目“面向4D航迹运行的机场场面活动冲突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4014J0340035);
2009-2012年,负责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基于离散事件监控理论的先进场面引导与控制系统研究”;
2011-2014年,参与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机场(III级)综合交通监视与引导系统”(2011BAH24B06);
2010-2011年,参与国家空管委科研课题“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A-SMGCS)关键技术研究”;
2008-2012年,参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国产化”的研究工作;
2014年至今,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多源数据融合的高精度预战术4D航迹推测研究”(2014M550291);
2016年至今,负责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航空器高精度预战术四维航迹规划与空地协同引导研究”
2010-2012年,负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新一代面向4D航迹运行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研究”(NS2014065);
2015-2016年,负责中船重工七零九研究所项目“飞行计划管理工具研发” ;
2016-2017年,负责中船重工七零九研究所项目“飞行计划调配组件研发” ;
2016-2017年,负责波音中国研究项目“ADS-B性能监控及辅助决策研究”;
2017年至今,负责波音中国研究项目“小机场环境下的ADS-B监视系统的研发与测试”;
2017-2018年,负责中电二十八所空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基于4D航迹的航空器预战术及战术间隔管理研究”;
2018-2019年,负责民航新疆空管局委托科研项目“新疆地区ADS-B数据品质监控及失效辅助决策研究” ;
2018-2019年,负责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委托科研项目“空战场空域自动生成演示系统|” ;
2019至今,负责中船重工七零九研究所项目“大流量管制区回收技术研究”;
2019至今,负责中航工业六一五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估与态势预测技术”;
2019至今,负责中南空管局网络科技公司项目“跑道侵入的运行偏差识别与控制机制研究”;
2019至今,负责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机载场面运行路径指引与告警算法研究”;
2020至今,负责民航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基于ADS-B的低空通航飞行监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
论文代表:
基于网格划分的ADS-B地面站信号覆盖及选址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
A-SMGCS V级系统中机载场面告警算法,《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
基于4D轨迹的机载端滑行引导算法,《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
基于大地坐标系的IMM航空器短期航迹外推,《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22年第1期;
基于密度聚类与匹配算法的异常飞行行为挖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面向所需到达时间的机载引导速度剖面优化,《航空计算技术》2021年第4期;
面向机场飞行区异物探测的无人机巡检路径规划研究,《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1年第1期;
基于聚类分析的航空器滑行过点时间预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基于改进IMM算法的机场移动目标轨迹跟踪与预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0年第3期;
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的短期4D航迹预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20年第1期;
面向航空器战略航迹规划的风场信息插值方法,《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9年第6期;
航路序贯飞行条件下的航空器自主间隔控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
无人机冲突探测及解脱策略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8年第5期;
面向控制到达时间的巡航飞行剖面实时优化,《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跑道入侵防御系统的可重构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7年第5期;
基于雷达反射拼图的无人机危险气象告警研究,《交通信息与安全》2017年第3期;
航路飞行冲突解脱策略的滚动时域优化,《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6年第5期;
机场场面多传感器多轴向感知信号的融合方法,《交通信息与安全》2016年第2期;
基于多智能体的机场空侧运行仿真研究,《航空计算技术》2015年第4期;
一种机场场面移动目标特征提取方法,《交通信息与安全》2015年第3期;
基于双磁阻传感器的场面移动目标检测算法,《航空计算技术》2015年第3期;
基于速度剖面拟合的航空器场面滑行4D轨迹预测,《航空计算技术》2015年第1期;
基于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的跑道入侵防御方法,《高技术通讯》2013年第9期;
面向4D航迹运行的飞行冲突混杂系统理论监控方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空管自动化系统4D航迹推测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面向冲突避免的航空器场面滑行引导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基于DEDS的A-SMGCS航空器动态滑行路径规划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第12期;
一个鲁棒性冲突解脱轨迹规划模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年第15期;
一种无冲突轨迹规划方案,《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年第7期;
基于参数辨识的短期4D 航迹预测,《信息与控制》2014年第4期;
目标感知事件驱动的滑行道冲突控制策略,《计算机应用》2014年第2期;
基于微分Petri网的民机航迹演化通用模型构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目标感知事件驱动的跑道入侵控制策略研究,《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年第6期;
跑道入侵防御灯光控制指令决策方法,《航空计算技术》2013年第4期;
基于Petri网与遗传算法的航空器滑行初始路径规划,《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固定航空最优飞行冲突解脱模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第7期;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无冲突4D航迹预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A-SMGCS航空器场面滑行初始路径规划,《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年第5期;
机场场面运行控制仿真软件开发及关键技术,《航空计算技术》2012年第4期;
A-SMGCS场面运行控制的Petri网建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第5期;
基于DES监控理论的滑行道对头冲突控制策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A-SMGCS滑行道冲突预测与避免控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A-SMGCS滑行道交叉口引导灯控制指令决策方法,《信息与控制》2010年第5期;
基于EHPN的A-SMGCS机场滑行道运行控制建模,《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年第4期;
基于Petri网的滑行道助航灯控制方法研究,《交通信息与安全》2011年第4期。
著作代表:
《民航交通信息工程》,汤新民、沈志远编著,中国民航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Petri网原理及其在民航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应用》,汤新民、朱新平著,中国民航出版社2014年01月出版。
主讲课程:
《航行基础与飞行组织管理》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