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禹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手机:19821197419
 微信:19821197419
邮箱:
 驻地:
|
详细介绍
周禹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个人履历:
周禹:男,1981年2月出生,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系主任、MBA项目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兼任: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秘书长、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分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国资委研究中心、培训中心特聘专家,美国管理学会(AOM)、战略管理学会(SMS)、欧洲管理学会(EURAM)、国际管理研究学会(AIB)、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美国百森(Babson)商学院创业教育与实践项目成员、西班牙马德里大学CUNEF商学院知识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等。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毕业;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 博士毕业;2007年至2008年,美国Rutgers University (新泽西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2013年至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Labor & Worklife Program,Wertheim研究员,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访问研究员。2009年5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任教,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人力资源混合系统模式、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数字化、人力资源创新创业、参与性治理与分享性激励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特别善长将中央企业及我国企业的体制性特征、文化性特点与现代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方法相结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及多部探索标杆企业经营、组织与人力资源模式发展的书籍。周禹与产业界有着广泛而紧密的合作联系,为众多标杆企业的组织变革、人才战略升级与事业合伙人机制创新等方面担任顾问。为众多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领导力开发方面的咨询和培训服务。2016年8月获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首批教学杰出教授。
主要奖项:
201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优秀奖;
2013年度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010年-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社会服务奖;
2010年度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9年美国管理学会(AOM)年会“最佳会议论文/Best Paper”;
2008年美国管理学会(AOM)年会“最佳会议论文/Best Paper”。
学术思想:
周禹老师的研究注重将组织与人的管理,与宏观经济体制、公司治理与战略、社会人文特征及新兴科技应用进行结合,来研究和促进组织与人力资本管理制度的创新升级。特别是结合中国标杆企业在制度创新上的实践,周老师首创提出“新合伙主义管理论”,包涵四个理论研究主线:
(1)“事业合伙论”(指引公司制企业制度优势与合伙制企业制度优势的结合创新,事业合伙制、混合所有制研究);
(2)“组织有机论”(网络时代组织的活性化变革研究、平台化组织与商业模式研究;数字化技术与组织转型的融合研究);
(3)“人本价值论”(以人力资本为核心驱动力的价值共创、共担与共享机制研究);
(4)“商业文明论”(企业的生态化战略升级,企业与广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性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论文代表:
管理学“矛盾视角”的概念内涵与主要范式,《管理学报》2019年第9期;
个性化契约视角下员工越轨创新的诱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年第8期;
GE绩效管理:从通用化到定制化,《企业管理》2018年第8期;
调节定向对员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目标导向的中介效应,《中国软科学》2018年第7期;
阻断性压力源与工作-家庭冲突:谦卑和学习目标导向的调节作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第11期;
CEO变革导向领导行为与组织的探索性技术创新——创新氛围和组织学习的链式中介作用,《经济管理》2017年第7期;
组织建言机制对员工变革开放性的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分析,《商业研究》2017年第2期;
新合伙主义管理论:共生共享时代的企业制度升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24期;
薪酬政策对员工薪酬满意度和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研究——基于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中国物价》2016年迪10期;
在VUCA时代,如何释放“人才红利”,《清华管理评论》2015年第10期;
众智+定制:释放人才红利,《企业观察报》2015年04月06日管理版17;
回归人本价值 驱动创新升级,《经济观察报》2014年10月20日58版;
变革/交易型领导对团队创新绩效的权变影响机制——团队情绪氛围的调节作用,《管理学报》2011年第6期;
打造我国人力资源新优势:"双高"驱动、机制创新, 《第一资源》2011年第1期;
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理论模式与中国实践,《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
薪酬激励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基于企业和经理人视角的猎头运营实践有效性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用规制调解"分配失衡",《人民论坛》2007年第11期;
驱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作为,《中国劳动》2007年第2期;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基本面建设,《中国劳动》2007年第1期;
创新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个体、组织、区域三个层面的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The impact of HRM digitaliz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Investigating three-way interaction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SSCI).
How and when matter: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employee participation, and human capital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SCI), 58: 253-286. DOI: 10.1002/hrm.21950.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Employee-Involved Governance and CEO Change-Oriented Leadership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SCI), 7(22): 1-39. DOI: 10.1177/1059601119862896.
Going on or going home? The impact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progress on work-to-family conflict: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Management Decision (SSCI), (1):1-29. DOI: 10.1108/MD-04-2017-0419.
Top-down, bottom-up or outside-in? An examination of triadic mechanisms on firm innovation in Chinese firms. Asia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SCI), 9 (14): 1-35. DOI: 10.1057/s41291-019-00085-z.
How do Work-Family Balance Practices Affect Work-Family Conflicts? The Differential Roles of Work Stress.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ESCI). Vol 11(2):242-268.
Averting Risk or Embracing Opportunity?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Ambidextrous Capabilities on Innovation of Chinese Firm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Cross Cultural & Strategic Management (SSCI), Vol. 23 (4): 569-589. DOI: 10.1108/CCSM-07-2014-0085.
Internal Commitment or External Collaboration? 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on Firm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SCI). Vol. 52, No. 2: 263-288. DOI: 10.1002/hrm.21527.
When Western HRM Constructs Meet Chinese Contexts: Validating the Pluralistic Structure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SCI). Vol.23, No.19, 3983-4008. DOI: 10.1080/09585192.2012.665066.
A Hybridism Model of Differentiat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in Chinese Contex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SSCI). Vol. 22: 208-219. DOI: 10.1016/j.hrmr.2012.01.003.
Utilitarianism or Romanticism: The Effect of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Rewards on Employees’ Innovative Behavi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SSCI). Vol. 32 (1): 81-98. DOI: 10.1108/01437721111121242.
Management by values: A theoretical proposal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hina,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SSCI), Vol. 3 (4): 272-294. DOI: 10.1108/17506140911007468.
Competing through customization: Using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o create strategic capabilities,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SSCI), 4: 124-147. DOI: 10.1177/2041386613504608.
"A humanistic approach to knowledge creation: People-centric innovation", in VanKrogh, Kase, Canton & Takeuchi (Eds), Toward a Knowledge School of Organization Theory, UK: Palgrave McMillan.2013.
A Differentiation Perspective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c capability, Configurations, and Complementarities. Best Paper Proceedings of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8/08, p1-6 (ISSN: 2151-6561). EID: 2-s2.0-84863360707.
著作代表:
《组织系统与人力资本战略升级》,周禹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21年06月出版;
《中国创新模式》,作者张莹莹、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03月出版;
《苹果:贩卖高科技的美学体验》,作者彭剑锋、周禹、杨黎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08月出版;
《宝洁:日化帝国、百年传奇》,周禹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01月出版;
《三星崛起之道:东方式管控+西方式变革》,周禹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理论、实践与机制》,作者曾湘泉、周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05月出版;
《英明决策》,作者《哈佛管理前沿》《哈佛管理通讯》编辑组,译者周禹,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出版;
《硬球战略:强势竞争,王者之道》,作者: (美)乔治·斯托克 /罗伯特·拉舍诺,译者文跃然、周禹,商务印书馆2006年08月出版;
服务客户:
(1)服务的国有企业代表:华电集团、华润集团、神华集团、国电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工业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国核建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海油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大唐电信、中粮集团、中煤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北汽集团、上汽通用、首都机场、国家电网等;
(2)服务的民营企业代表: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联想、美的、三一重工、万达、万科、新希望、特变电工、白象食品、大北农集团、国美电器、海底捞、加多宝、海南航空、苏宁电器、正泰等;
(3)服务的外资企业代表:三星、西门子、现代汽车、爱立信、飞利浦、富士施乐、ABB、IBM、LG、和路雪、惠普、渣打银行、凯德置地、壳牌、诺华、雀巢、施耐德电气、思科、通用电气等;
(4)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银河证券、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水务投资公司、甘肃农信社、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河北银行、湖北银行、宏源证券、华融资产、交通银行、开封农信社、太平洋保险、中国银行业协会等;
(5)服务的政府单位代表: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委组织部、广东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工信委、江苏省委组织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云南省工信委、故宫博物院、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
主讲课程:
《战略性领导力》
《管理沙盘模拟》
《人力资源管理》
《创业管理整合》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创新与变革管理》
《企业组织系统建设与人力资本激活》
《经济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升级》
《数字时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战略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邀请老师演讲、授课请致电:19821197419 阎老师[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